河山百二走关门,经入中原佛自尊。
白马驮从天竺国,青鸳飞傍给孤园。
蒲团雪积花前供,贝简云深石上翻。
自昔南宗称弟子,不将文字与僧论。
河山百二走关门,经入中原佛自尊。
白马驮从天竺国,青鸳飞傍给孤园。
蒲团雪积花前供,贝简云深石上翻。
自昔南宗称弟子,不将文字与僧论。
这首诗描绘了白马寺的历史与庄严氛围。首句“河山百二走关门”,以壮阔的山河和险要的关隘开篇,暗示白马寺所处之地的地理险峻与历史地位的重要。接着,“经入中原佛自尊”一句,点明了白马寺作为佛教圣地的地位,其佛法之尊崇在中原地区广为人知。
“白马驮从天竺国,青鸳飞傍给孤园”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白马寺的历史渊源。白马驮经,象征着佛教经典的传入,而青鸳飞傍给孤园,则是借用了佛教故事中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白马寺与佛教文化的深厚联系。
“蒲团雪积花前供,贝简云深石上翻”描绘了白马寺内清幽的环境与庄严的仪式。蒲团上的积雪与花前的供养,以及贝简(佛经)在云深石上的翻阅,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圣的氛围。
最后,“自昔南宗称弟子,不将文字与僧论”表达了对白马寺及其传承的尊重与敬仰。诗句暗示白马寺不仅是佛教经典的传播地,也是南宗禅法的重要传承之所,强调了其在佛教界的地位,同时也表明了对文字教义之外的修行方式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马寺历史、环境、仪式的描绘,展现了其作为佛教圣地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体现了诗人对白马寺及其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赏。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
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
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桂水分五岭,衡山朝九疑。
乡关渺安西,流浪将何之。
素色愁明湖,秋渚晦寒姿。
畴昔紫芳意,已过黄发期。
君王纵疏散,云壑借巢夷。
尔去之罗浮,我还憩峨眉。
中阔道万里,霞月遥相思。
如寻楚狂子,琼树有芳枝。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