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业所留,犹堪想燕国文章、曲江风范;
忠忱未竟,更谁辅周成圣治、姬旦贤劳。
盛业所留,犹堪想燕国文章、曲江风范;
忠忱未竟,更谁辅周成圣治、姬旦贤劳。
此挽联以沉稳之笔触,悼念张之洞之逝,赞其功业与忠诚。上联“盛业所留,犹堪想燕国文章、曲江风范”中,“盛业”二字开篇,即点明张之洞在历史上的显著贡献。“犹堪想”则流露出对其成就的追忆与敬仰之情。“燕国文章”与“曲江风范”,分别借指张之洞在文学与政治上的卓越表现,前者或指其文采斐然,后者或寓其治理有方,影响深远。
下联“忠忱未竟,更谁辅周成圣治、姬旦贤劳”则进一步抒发了对张之洞忠诚未尽的惋惜之情。“忠忱”直接赞扬其忠诚之心,“未竟”则暗示其离世前未能完成的事业,引出对后继者辅助国家治理的期待。“周成圣治”与“姬旦贤劳”分别借用周公辅佐成王与姬旦(周公)的典故,寓意张之洞虽已离世,但其忠诚与智慧仍可为后人所借鉴,希望有能者继续推动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高度评价了张之洞的历史地位与个人品质,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深度。
儿孙闲弄雪霜髯,浪飐南山影入檐。
卧稳篷舟龟作枕,病来茅舍网为帘。
值春游子怜莼滑,通蜀行人说鲙甜。
数尺寒丝一竿竹,岂知浮世有猜嫌。
辙迹光西崦,勋庸纪北燕。
何如万方会,颂德九门前。
灼灼临黄道,迢迢入紫烟。
仙盘正下露,高柱欲承天。
山类丛云起,珠疑大火悬。
声流尘作劫,业固海成田。
帝泽倾尧酒,宸歌掩舜弦。
欣逢下生日,还睹上皇年。
大唐造昌运,品物荷时成。
乘秋逢令节,锡宴欢群情。
俯临秦山川,高会汉公卿。
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
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