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僧惠升壁》
《题僧惠升壁》全文
宋 / 宋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何年飞虎锡,此地锁鹰房。

水入禅心定,花飘供裓香。

高谈犀饰麈,清啜茗成枪。

千骑尝留此,笼纱照屋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ēnghuìshēng
sòng / sòng

niánfēisuǒyīngfáng

shuǐchánxīndìnghuāpiāogòngjiēxiāng

gāotánshìzhǔqīngchuòmíngchéngqiāng

qiānchángliúlóngshāzhàoliá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深山中修行的景象。"何年飞虎锡,此地锁鹰房"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僧人的隐居之处与世俗世界的差异,既有时间上的久远,也有空间上的隔离。

接下来的"水入禅心定,花飘供裓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水流不息而心神宁静,花瓣随风飘散却带着淡淡的清香,这是对僧人修炼过程中内心世界的描绘。

"高谈犀饰麈,清啜茗成枪"则转向了僧人的日常生活。"高谈"可能指的是僧人与客人的交流,而"犀饰麈"则是对他们言谈中智慧和教义的比喻;"清啜茗成枪"则形象地表达了茶水在杯中沸腾,好像剑锋一样,暗示着僧人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都充满了禅意。

最后两句"千骑尝留此,笼纱照屋梁"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画面。尽管外界可能有千军万马,但在这僧人的世界里,他们宁愿选择留下,享受这份静谧;而"笼纱照屋梁"则是对光线透过窗棂投射到室内的一种写实,更深化了僧人与世隔绝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僧人的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修行生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宋祁

宋祁
朝代:宋   字:子京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生辰:998~1061

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高祖父宋绅徙居开封府雍丘县,遂为雍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司空宋庠之弟,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范镇为其撰神道碑。天圣二年进士,宋祁初任复州军事推官,经皇帝召试,授直史馆。
猜你喜欢

云月歌·其一

白云微散月华生,月下白云和月明。

白云犹解背人去,明月只知随我行。

我行不停月未落,心期白云出寥廓。

披云揖月邀嫦娥,愿携素手濯银河。

(0)

和吴常甫移石

千夫挽车载,无计奈人灵。

惊起蛟蟠迹,空遗鸟篆腥。

莫歌山有栲,始信物如萍。

只爱坚姿峭,予眸为尔青。

(0)

题信相院林亭

深静禅门秋复春,不知门外是红尘。

满庭修竹有君子,终日好风如故人。

曲径最宜巢翠羽,澄潭犹足养纤鳞。

年年寓泊知閒味,每谢林泉作四邻。

(0)

云顶山次韵

地峻山形壮,周遭尽胜游。

抱岩如拱手,转岭似回头。

老木凌空迥,浓云覆石幽。

朝阳千里快,暮雨数峰愁。

涧底猿随鹿,松颠鹤胜鸥。

香花开静宇,烟火认他州。

宝翰中朝锡,神灯半夜留。

势容逋客恋,景许化工偷。

雪色连年贮,岚光几院收。

仙葩多踯躅,野果号猕猴。

法印传无碍,禅机问即酬。

丛林分径路,莲社得朋俦。

眼远层霄阔,心澄外物浮。

登临豁尘抱,今古信悠悠。

(0)

慈母石

叠石江头峻如壁,舟人指云慈母石。

慈母名兮不可闻,巉岩坑压秋江碧。

我闻慈母石,启我父母思。

人有父母谁不思,我思父母偏伤悲。

忆昔生我童稚时,家贫日逐图生资。

父母衣我宁自寒,父母食我宁自饥。

拾薪为我代灯烛,鬻衣为我买诗书。

朝夕劝我苦勤读,戒我弗作庸常儿。

嗟哉我生命多疾,父母提携延岁日。

忽朝卧病一呻吟,父母咿哑面如漆。

有时为我祝神祇,愿我早著蓝袍归。

此时我心常感发,愿如夫子言无违。

嗟哉我生命多蹇,少年不第第已晚。

况兼父母未死时,食不饱兮衣不暖。

今朝身为一命仕,薄俸聊堪奉甘旨。

双亲已逝掩荒丘,薄俸翻将饱妻子。

有时举箸食新鲜,默默不知双泪涟。

拭泪空将酒杯奠,酒杯不到阴容前。

慈母石,世稀有,汝在江头天地久。

我思父母不得食,此恨当同汝不朽。

呜呼罔极恩难报,于今赖有移忠孝。

行当竭力事明君,庶可扬名酬二亲。

(0)

以石为玉

梧台有沈璞,由来非一春。

时无司南驾,自比连城珍。

宁如昆邱叟,相与笑缁磷。

勿以名夸世,而将暗投人。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