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孙闲弄雪霜髯,浪飐南山影入檐。
卧稳篷舟龟作枕,病来茅舍网为帘。
值春游子怜莼滑,通蜀行人说鲙甜。
数尺寒丝一竿竹,岂知浮世有猜嫌。
儿孙闲弄雪霜髯,浪飐南山影入檐。
卧稳篷舟龟作枕,病来茅舍网为帘。
值春游子怜莼滑,通蜀行人说鲙甜。
数尺寒丝一竿竹,岂知浮世有猜嫌。
此诗描绘了一位生活在山野之间的渔夫,其生活简朴而自在。开篇"儿孙闲弄雪霜髯,浪飐南山影入檐"两句,展示了渔父家中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孩子们在雪地里嬉戏,而南山的轮廓在阳光的照射下投映在屋檐上。
接着"卧稳篷舟龟作枕,病来茅舍网为帘"两句,则透露了渔父生活的艰苦,他躺在简陋的船舱中,用龟壳作为枕头,而当他生病时,只能用茅草搭建简单的庐舍,甚至连窗户都由网子代替。
然而,即便如此艰难的生活,也未削弱渔父对春天美好情景的享受和感悟。"值春游子怜莼滑,通蜀行人说鲙甜"两句中,他在春日与孩子们一同嬉戏,享受着清新的水藻,而远道而来的行人也会谈论到美味的鱼类食品。
最后,诗人通过"数尺寒丝一竿竹,岂知浮世有猜嫌"两句,表达了对人间冷暖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几尺长的竹竿在严冬中依然坚挺,却也可能成为人们猜疑和忌恨的对象,从而反映出诗人对世态的洞察。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渔父的日常生活,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生活之艰辛以及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