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日谐鼗响,尧年韵土声。
向楼疑吹击,震谷似雷惊。
仙鹤排门起,灵鼍带水鸣。
乐云行已奏,礼曰冀相成。
舜日谐鼗响,尧年韵土声。
向楼疑吹击,震谷似雷惊。
仙鹤排门起,灵鼍带水鸣。
乐云行已奏,礼曰冀相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通过对声音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古人对于礼仪的重视和对音乐的深厚情感。开篇“舜日谐鼗响,尧年韵土声”两句,以远古圣王舜、尧的时代为背景,通过“鼗响”与“土声”的对比,展现了古代礼乐的庄严肃穆。接下来的“向楼疑吹击,震谷似雷惊”则将这种声音效果推向高潮,让人仿佛能够听到那种能震撼山谷的声音。
诗中“仙鹤排门起,灵鼍带水鸣”一段,则转换了视角,描绘了一幅神仙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通过仙鹤和灵鼍的动态,传递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最后“乐云行已奏,礼曰冀相成”两句,则表达了音乐活动已经达到高潮,并且这种音乐与礼仪的结合实现了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和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声音、动态和氛围的描写,展现了古代人们对于祭祀、音乐和礼仪的崇敬之情,以及他们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平凉歃血不濡齿,奚车辚辚临渭水。
一丸未及封函关,已复胡歌饮都市。
近闻移屯集岐下,战声日震长平瓦。
两军相持久未决,将军宝帐皆在野。
野田秋深风力劲,边云日满青泥岭。
三军雨立甲裳重,诸将露宿旃裘冷。
原头霜落黄芦,西风猎猎边亭寒。
从军之乐今有几,仲宣寄诗烦说似。
我昔见德翁,其人直且温。
共知怀抱清,宜使乡党尊。
竟无蒲轮召,遂葬蒿里园。
张子极季发,乃是外诸孙。
谨厚甚似之,好修仍寡言。
功名在少壮,简编勤讨论。
剩观书连屋,愿闻策临轩。
方起宁氏宅,再兴文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