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入骨是寒清,山远烟微起暮情。
秀色有无难可饱,九华空服笑泉明。
悠然入骨是寒清,山远烟微起暮情。
秀色有无难可饱,九华空服笑泉明。
此诗《菊花(其二)》由清代诗人黄毓祺所作,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独到见解。
首句“悠然入骨是寒清”,以“悠然”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神宁静的氛围,紧接着“寒清”二字,既描绘了菊花生长环境的清冷,也暗含了诗人内心世界的高洁与淡泊。菊花在寒冷中绽放,其清雅之气直入人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次句“山远烟微起暮情”,将视线从菊花转向远处的山峦与轻烟,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山色朦胧、烟雾缭绕的画面。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通过“暮情”二字,赋予了整幅画面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念之情,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富有情感。
第三句“秀色有无难可饱”,是对前两句景象的总结与升华。这里的“秀色”不仅指菊花的美丽,更包含了山峦、烟雾等自然景观的综合之美。然而,“有无难可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难以完全满足、难以完全拥有的感慨,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最后一句“九华空服笑泉明”,巧妙地引用了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并加以变化,形成了独特的对比与呼应。这里“九华”可能是指九华山,或泛指众多的山峰,与前文的“山远”相呼应。诗人以“空服笑”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笑对人生的态度,同时也暗含了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共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之美的画卷,同时融入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西都执戟郎,田少家无储。
虽云贫贱不戚戚,著书防患何多虞。
柴桑避俗翁,寝迹安吾庐。
如何尚作贫士咏,更赋楚调长嗟吁。
乃知两贤蒿目忧世患,不如先生无目自晏如。
朝哦诗千首,暮对酒一壶。
木兰能歌作行雨,但闻庞婆时诵园田居。
闲携筇竹自索涂,醉或起舞嗔人扶。
幅巾深衣端可画,每叹伯时何在无人图。
往日山阳徐仲车,不闻世事唯耽书。
使君早兴合堂坐,誇今弹古定自娱。
徐能开口论事以难客,君当书空作字以晓徐。
吾知二人可同传,不知紬书太史今谁欤。
臣闻失旦鸡,已晓犹强鸣。
书生坐口穷,抵死输血诚。
岭南贡蜜果,海道趋彤庭。
黄蜂乐受职,紫凤助扬舲。
忠勤虽云至,思虑良未精。
由来瘴疠乡,不识霜雪清。
土风不待讲,气象昏如酲。
粳稻粳稻热,水泉水泉腥。
而况野果实,岂足奉圣明。
未论体性殊,已觉面目生。
食之倘有补,劳者甘如饧。
政恐无裨益,所出非和平。
上林宁少此,下箸安可轻。
轩辕尝百毒,上古杂神灵。
武王嗜鲍鱼,几谏仗老成。
刍荛复何有,葵藿但自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