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彻宵残雨,正帘外晓寒衣薄。
莫道春归,便浓春池阁,已自萧索。
问岁华深浅,愔愔桃叶,在旧时栏角。
繁红斗尽无人觉。
待解寻芳,东风已恶,欢期未分零落。
尚曲墙扶绕,频动春酌。情怀如昨。
只休休莫莫,似水流年,底成飘泊。
故枝犹缀残萼,又蜂衔燕蹴。
乍欺怯弱,愁对汝自扃深閤。
却不奈一阵轻飙无赖,送敲垂幕,感啼鸟未抛前约。
向花间道不如归去,怕人瘦削。
听彻宵残雨,正帘外晓寒衣薄。
莫道春归,便浓春池阁,已自萧索。
问岁华深浅,愔愔桃叶,在旧时栏角。
繁红斗尽无人觉。
待解寻芳,东风已恶,欢期未分零落。
尚曲墙扶绕,频动春酌。情怀如昨。
只休休莫莫,似水流年,底成飘泊。
故枝犹缀残萼,又蜂衔燕蹴。
乍欺怯弱,愁对汝自扃深閤。
却不奈一阵轻飙无赖,送敲垂幕,感啼鸟未抛前约。
向花间道不如归去,怕人瘦削。
这首《六丑》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著名学者梁启超所作,词风婉约,情感深沉。开篇描绘了雨后的清晨,寒意透过薄薄的帘幕,暗示着春天的消逝和凋零。"莫道春归",词人提醒读者不要误以为春天已经离去,但即使池阁春色依旧,却已显出萧瑟之感。
接着,词人借桃叶的悄然凋零,感叹时光荏苒,岁月无情。"繁红斗尽无人觉",暗示了繁华落尽后的寂寥。词人期待寻找春天的余香,然而东风已转为恶,美好的相聚尚未实现就已面临分离。
"尚曲墙扶绕,频动春酌",词人借酒浇愁,试图留住春光,但内心的情感并未因此而改变,反而更加感慨人生如水,漂泊不定。"故枝犹缀残萼",残花仍挂在枝头,蜜蜂和燕子的活动更增添了离别的凄凉。词人担心自己会日渐消瘦,孤独地关在深闺之中。
最后,词人被窗外的轻风和鸟鸣触动,想起过去的约定,不禁心生哀愁。他宁愿避开花丛,选择离去,因为害怕自己的憔悴。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消逝和个人的无奈,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东卢山下义门中,弘开讲席招蜀翁。
主人择客又择主,童蒙求我我求童。
俊杰识时审出处,道义结交全始终。
惟应上墓似庞老,便合移家随葛公。
人寄天地间,官爵寄所寄。
所寄本傥来,得丧亦常事。
何哉浅丈夫,以此芥胸次。
达人视为轻,譬彼摴蒲戏。
役满须过更,代者乃未至。
故乡隔太湖,一舸归甚易。
秋高山骨露,始见松竹翠。
依依古梅村,是中有深意。
游士登门索裹粮,尘埃冉冉化衣裳。
老夫也自饭不饱,童子聊沽酒共尝。
彼此身谋宁枉道,古今乐事是归乡。
家徒四壁侯千户,梦里谁能较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