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说难兄弟,才华信合并。
龙光双剑白,鹤梦一毡青。
擅学诸王字,能通大戴经。
鸣琴花县日,春满卓公庭。
共说难兄弟,才华信合并。
龙光双剑白,鹤梦一毡青。
擅学诸王字,能通大戴经。
鸣琴花县日,春满卓公庭。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宁所作的《送陈知县》。诗中以“共说难兄弟,才华信合并”开篇,表达了对陈知县才华横溢的赞美与敬佩。接着,“龙光双剑白,鹤梦一毡青”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陈知县的才华比作明亮的龙光和洁白的双剑,以及清雅的鹤梦和深邃的青色毡毯,形象地描绘了他的卓越才能。
“擅学诸王字,能通大戴经”则进一步赞扬了陈知县在学问上的深厚造诣,不仅广泛涉猎,还能深入理解经典著作。最后,“鸣琴花县日,春满卓公庭”两句,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陈知县在任职期间为官清廉、政绩卓著的形象,同时也寄托了对陈知县未来仕途顺利、春风得意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知县个人才华、学问成就及为官表现的赞美,既体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蕴含了对官员应具备德才兼备品质的期待与颂扬。
夫妇君臣,人之大伦。妇之从夫,犹臣于君。
一有急难,均为死节。庶几大义,不愧臣妾。
卓卓贤周,义不忘刘。濒危绐贼,窜身中流。
中流陨命,不但已已。容服整然,死如不死。
七日浮尸,溯流而还。夫故身同,面夫昔颜。
以义捐躯,孰不震骇。坟祠像设,孰忍迁改。
几经兵燹,忽焉就荒。有贤诸孙,嘅念弗忘。
既修其祠,复饰其像。澜海之壖,桂圃之上。
纂志标题,经两翰林。我言奚似,纪还于今。
薄俗何人,逆臣悖妇。闻风革心,凛然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