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寻刘处士》
《寻刘处士》全文
唐 / 皇甫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几年人不见,林下掩柴关。

留客当清夜,逢君话旧山。

隔城寒杵急,带月早鸿还。

南陌虽相近,其如隐者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únliúchùshì
táng / huángcéng

niánrénjiànlínxiàyǎncháiguān
liúdāngqīngféngjūnhuàjiùshān

chénghánchǔdàiyuèzǎo鸿hónghái
nánsuīxiāngjìnyǐnzhěxián

翻译
多年未见的朋友,你隐居在树林深处的小屋。
夜晚,你热情挽留我共度,与你一起回忆过去的山川岁月。
隔着城墙,还能听到远处寒夜里急促的捣衣声;天还未亮,就已见归雁掠过月亮。
虽然我们住处相距不远,但你的生活就像隐士般清闲自在。
注释
人不见:多年未见的朋友。
林下:树林深处。
柴关:简陋的小屋。
清夜:宁静的夜晚。
寒杵:寒冷季节里捣衣的声音。
早鸿:清晨归雁。
南陌:南方的道路。
隐者闲:隐居者的悠闲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几年人不见,林下掩柴关”透露出诗人久未与世间往来,隐居于林中,以柴门为界限,与尘世隔绝。

接着“留客当清夜,逢君话旧山”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在清净的夜晚留住行客,共同畅谈往昔峨眉之美。这里的“逢君”指的是与朋友相遇,“旧山”则是对于曾经居住或游历的地方的怀念。

“隔城寒杵急,带月早鸿还”描绘了一种急促且孤独的情景。“隔城”意味着隔绝于尘世之外,“寒杵急”可能是指夜深人静时节的寂寞感,或是对于某种事物急切的心情。诗中“带月早鸿还”则显示了诗人在月光下独自归去,内心充满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最后,“南陌虽相近,其如隐者闲”表达了一种虽然与世间相近,但心境却如同隐居之人一般悠然自得的状态。这里“南陌”可能是指诗人所处位置,而“其如隐者闲”则是在说尽管外界与自己很近,但自己的内心世界却保持着一份超脱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于世俗、自在悠然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皇甫曾
朝代:唐   籍贯:润州丹阳   生辰:785

皇甫曾(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孝常,润州丹阳人,皇甫冉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杨儇榜进士,德宗贞元元年(785)卒。工诗,出王维之门,与兄名望相亚,高仲武称其诗“体制清洁,华不胜文”(《中兴间气集》卷下),时人以比张载、张协、景阳、孟阳。历官侍御史。后坐事贬舒州司马,移阳翟令。《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唐才子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次韵当时官长院中三绝句·其一

柳嫩风摧绿,花娇雨妒香。

欲凭羲驭缓,莫遣负韶光。

(0)

次韵沈元用游天台三首·其三

前麾转綵陈旗红,二纪穷边一梦中。

曾拥雕戈思却日,屡乘铁马听嘶风。

谁怜老去三春病,自觉闲来万虑空。

满路落花归雁后,勿令书疏不相通。

(0)

题汝南县蒙溪亭二首·其二

暑途白昼倦趋程,月暗泥深夜阻行。

却羡野僧无一事,布衣蔬饭任平生。

(0)

圭沼

凿沼因方类介圭,雨馀泉石转增辉。

排空恨乏乘风术,去傍沧浪濯我衣。

(0)

偈四首·其一

举手炷香,而供养佛。其心自知,应念获福。

举手操刀,恣行杀戮。其心自知,死入地狱。

或杀或供,一手之功。云何业报,罪福不同。

皆自横计,有如是事。是故从来,枉沈生死。

雷长芭蕉,铁转磁石。俱无作者,而有是力。

心不取境,境亦自寂。故如来藏,不许有识。

(0)

送亲上人乞食三首·其二

虽应锋机,不是语句。鸭寒下水,鸡寒上树。

不妨办众,推究自己。一手摸鱼,一手戽水。

推开三玄玉锁,揩拭同真十智。

要知天下南台,口含三十六齿。

夜归候门立地笑,眼脑痴憨肚里峭。

缘来点铁成金法,白揣与人人不要。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