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满簪缨缁满衣,几人真解弃如泥。
水方流急收惊楫,籓自无心看触羝。
陶令纵教贪漉酒,谢公宁不念烝黎。
也知雅意人难会,笑对西山是指迷。
尘满簪缨缁满衣,几人真解弃如泥。
水方流急收惊楫,籓自无心看触羝。
陶令纵教贪漉酒,谢公宁不念烝黎。
也知雅意人难会,笑对西山是指迷。
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独特的情感流露,通过对尘世间物欲的抒发,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尘满簪缨缁满衣”一句,描绘了一种物质纷扰的生活状态,簪缨和衣裳都被尘埃覆盖,这里的“尘”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灰尘,更象征着世俗的繁华和污秽。紧接着,“几人真解弃如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物欲横流的看破与超脱,只有少数人能真正理解并放弃这些身外之物,如同抛弃无用的泥土。
“水方流急收惊楫”一句,采用了水流和船只急速行进的意象,可能隐喻着诗人对人生短暂与世事变迁的感慨。接着,“籓自无心看触羝”,则是说诗人在面对这些变化时,保持一种超然的心态,不被外界所动。
“陶令纵教贪漉酒”中,提到的“陶令”可能指的是东晋的陶渊明,他崇尚自然、清净之志,而“谢公宁不念烝黎”则是说诗人对谢灵运(谢公)的高洁品格表示赞赏。谢灵运虽身处世俗,却能保持自己的清白,不被污染。
最后,“也知雅意人难会,笑对西山是指迷”,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不懂得内在之美的人感到可悲,他们如同被迷惑的行者,在西山(可能象征着远离尘世的地方)徘徊失措。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与高洁的生活态度。
晏坐深巷中,门少车马迹。
穷愁借诗遣,八极困挥斥。
故人有王子,时作坐上客。
王子之于诗,嗜酷久成癖。
饥寒不自念,渊响出金石。
昨持牛腰卷,示我平生获。
开卷王孟语,神似非刻画。
有时写酒意,几闯元亮席。
咏叹发长言,间竟入元白。
短章不经意,乃坠宋贤格。
寒斋把卷诵,斜阳澹将夕。
墙头数点山,时露海天碧。
云卧沧江晚,浇愁浊酒醒。
霜华飘短鬓,风色急长亭。
木落林光白,郊寒麦气青。
出门吟眺迥,戢影愧鸿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