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糜公范》
《寄糜公范》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尘满簪缨缁满衣,几人真解弃如泥。

水方流急收惊楫,籓自无心看触羝。

陶令纵教贪漉酒,谢公宁不念烝黎。

也知雅意人难会,笑对西山是指迷。

(0)
翻译
头上的簪缨积满尘,身上的衣服也被染黑,有多少人能真正放下,视如粪土。
水流湍急时人们才想起要收回惊慌的船桨,边境的守卫自然不会去触碰发怒的公羊。
即使陶渊明纵情于饮酒,谢安怎能不关心黎民百姓。
我深知高雅的情怀不易理解,笑着面对西山,仿佛在指引迷失的人们。
注释
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这里代指官职。
缁:黑色,这里形容衣服因灰尘而变黑。
惊楫:惊慌的船桨,比喻人在困境中的慌乱。
籓:边境,这里指边疆的守卫。
贪漉酒:陶渊明嗜酒,漉酒指滤酒。
烝黎:黎民百姓,指普通民众。
雅意:高雅的意旨或情趣。
西山:象征着超脱世俗或隐逸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独特的情感流露,通过对尘世间物欲的抒发,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尘满簪缨缁满衣”一句,描绘了一种物质纷扰的生活状态,簪缨和衣裳都被尘埃覆盖,这里的“尘”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灰尘,更象征着世俗的繁华和污秽。紧接着,“几人真解弃如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物欲横流的看破与超脱,只有少数人能真正理解并放弃这些身外之物,如同抛弃无用的泥土。

“水方流急收惊楫”一句,采用了水流和船只急速行进的意象,可能隐喻着诗人对人生短暂与世事变迁的感慨。接着,“籓自无心看触羝”,则是说诗人在面对这些变化时,保持一种超然的心态,不被外界所动。

“陶令纵教贪漉酒”中,提到的“陶令”可能指的是东晋的陶渊明,他崇尚自然、清净之志,而“谢公宁不念烝黎”则是说诗人对谢灵运(谢公)的高洁品格表示赞赏。谢灵运虽身处世俗,却能保持自己的清白,不被污染。

最后,“也知雅意人难会,笑对西山是指迷”,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不懂得内在之美的人感到可悲,他们如同被迷惑的行者,在西山(可能象征着远离尘世的地方)徘徊失措。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与高洁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题王晓沧广文鹧鸪村人诗稿·其一

晏坐深巷中,门少车马迹。

穷愁借诗遣,八极困挥斥。

故人有王子,时作坐上客。

王子之于诗,嗜酷久成癖。

饥寒不自念,渊响出金石。

昨持牛腰卷,示我平生获。

开卷王孟语,神似非刻画。

有时写酒意,几闯元亮席。

咏叹发长言,间竟入元白。

短章不经意,乃坠宋贤格。

寒斋把卷诵,斜阳澹将夕。

墙头数点山,时露海天碧。

(0)

王姑庵绝句十六首·其十二

瘦石零花半塔欹,萧条香蜕葬江湄。

尚书老死遗民尽,谁署天潢小裔碑。

(0)

广州晤刘葆贞编修

漠漠连天海气昏,越王台上望中原。

何人更下新亭泪,有客同倾浊酒尊。

月旦汝南逢许劭,人才江左数刘琨。

与君欲作闻鸡舞,夜半寒涛撼虎门。

(0)

漫题

云卧沧江晚,浇愁浊酒醒。

霜华飘短鬓,风色急长亭。

木落林光白,郊寒麦气青。

出门吟眺迥,戢影愧鸿冥。

(0)

奉赠维新元老板垣伯爵阁下·其一

妖雾千年翳紫微,手扶皇极日重辉。

断鳌鍊石功成后,两袖清风林下归。

(0)

瀛社诸友招宴,即席赋谢

钗光鬓影映高楼,一醉从教万事休。

交好无分新旧雨,花娇能散古今愁。

江山北府空形胜,鸿雁西风感素秋。

俱是新亭南度客,可怜无泪哭神州。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