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沈元用游天台三首·其三》
《次韵沈元用游天台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吕颐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前麾转綵陈旗红,二纪穷边一梦中。

曾拥雕戈思却日,屡乘铁马听嘶风。

谁怜老去三春病,自觉闲来万虑空。

满路落花归雁后,勿令书疏不相通。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颐浩所作的《次韵沈元用游天台三首(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前麾转彩陈旗红”,以鲜艳的旗帜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与荣耀,暗示了诗人曾经的军旅生涯和壮志豪情。接着,“二纪穷边一梦中”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岁月的深刻记忆,仿佛那些艰苦而充满挑战的日子都化为了梦境,既是对过去经历的怀念,也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曾拥雕戈思却日,屡乘铁马听嘶风”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作为军人的英勇与坚韧。他想象自己手持长枪,渴望能够扭转时间的流逝;多次骑着战马,在狂风中策马疾驰,展现了他的豪迈与不屈。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战场上的激烈场景,也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英雄主义情怀。

“谁怜老去三春病,自觉闲来万虑空”则转向了对晚年生活的反思。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或许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如今在闲暇之时,回想起过去的种种,内心或许充满了平静与释然。这里的“三春病”可能指的是春天的疾病,也可能是比喻人生中的困境或挫折,而“万虑空”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岁月的沉淀,心灵得到了某种解脱和宁静。

最后,“满路落花归雁后,勿令书疏不相通”两句,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交流的珍视。落花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归雁则寓意着回归与团聚。诗人希望即使在孤独或离别之后,也能保持与朋友的联系,不让彼此的沟通中断。这不仅是对友情的渴望,也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纽带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顾,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英雄主义的向往,也有对平静生活的追求,充满了人生的智慧与感悟。

作者介绍
吕颐浩

吕颐浩
朝代:宋   字:元直   籍贯:其先乐陵   生辰:1071年—1139年4月30日

吕颐浩(1071年—1139年4月30日),字元直,其先乐陵人,徙齐州。南宋初年名相。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著有文集十五卷,已佚,今存《忠穆集》等。吕颐浩在相位时,颛肆自用,力排李纲、李光诸人。创立月椿钱,为东南患。然宣和伐燕之役,颐浩随转运;奏燕山河北危急五事,请议长久之策,一时称其切直。又苗傅等为逆,颐浩与张浚创议勤王,卒平内难。少长西北两边,娴於军旅;应诏上战守诸策,条画颇备。
猜你喜欢

喜某使君枉驾

檐前乾鹊噪,知有客人来。

鞍马惊穷巷,壶觞恋小台。

草含烟色暗,花映雪光开。

不是狂山简,那能酩酊回。

(0)

不寐·其三

姬人工早卧,往往懒鸣筝。

素手何曾冷,红妆不肯明。

月嫌穿牖白,风畏入帘清。

病态黄花似,凌寒一朵轻。

(0)

素馨·其二

向夕分儿女,人人雪一围。

绕宜云髻大,穿要綵丝微。

花贩来能蚤,花田去不稀。

年年当酷暑,家以素馨肥。

(0)

携公新栖仙掌峰诗以赠之·其三

一路从天井,螺旋出白云。

飞花床上乱,瀑水掌中分。

入定宜蝉响,閒行及鹿群。

莫教人看奕,仙日易斜曛。

(0)

香山过茄头村作·其一

雨多春水淡,乘兴过渔家。

蟹擘方圆甲,鱼烹黄白花。

田人多种草,税户每争沙。

十字门西望,茫茫天一涯。

(0)

送王将军·其一

多年南越地,未觉有将军。

士马时相见,笳箫间一闻。

铙歌多自作,铜柱不言勋。

此日还京邑,承家荷大君。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