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以奇石献泾川公辱报长歌辄答一首》
《以奇石献泾川公辱报长歌辄答一首》全文
明 / 顾璘   形式: 古风

湘西石洞涵杳冥,湿云倒结莲花青。

山童采斲送官舍,风雨黑夜号山灵。

蛰龙惊雷耸头角,怒豸蹲岩犹扑朔。

峥嵘石柱高几许,眼底分明瞻华岳。

簿书堆案烟霞愁,尘颜龌龊真可羞。

碧山学士负仙骨,此物正合供幽求。

绿蒲朱草映涟漪,净几疏帘日咏诗。

不誇醒酒千金价,独玩通灵五色芝。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诗《以奇石献泾川公辱报长歌辄答一首》描绘了一幅神秘而清幽的湘西石洞景象。首句“湘西石洞涵杳冥”展现了石洞深邃而幽暗的特点,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接下来,“湿云倒结莲花青”运用比喻,将湿云比作莲花,形象地描绘了洞中湿润的云雾缭绕,宛如青莲盛开。

诗中提到的“山童采斲送官舍”,反映出当地山民的生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以及对官员的敬意。然而,“风雨黑夜号山灵”则透露出一种凄凉和敬畏之情,暗示着山石在风雨中似乎在呼唤山神的庇佑。

“蛰龙惊雷耸头角,怒豸蹲岩犹扑朔”运用龙和猛兽的形象,象征着石洞中的生命力和神秘力量。诗人通过“峥嵘石柱高几许,眼底分明瞻华岳”描绘石柱的雄伟壮观,将其与华岳相提并论,显现出其非凡的气势。

接下来,诗人批评了官场的繁琐事务和世俗的污浊,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簿书堆案烟霞愁,尘颜龌龊真可羞”。他赞扬“碧山学士负仙骨,此物正合供幽求”,认为这样的奇石正是隐士寻求精神寄托的理想对象。

最后两句“绿蒲朱草映涟漪,净几疏帘日咏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欣赏奇石,享受宁静生活的情景,而“不誇醒酒千金价,独玩通灵五色芝”则表达了诗人对奇石内在灵性的珍视,视其为能醒酒的灵药和通灵的仙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奇石的奇特景象和诗人的情感投射,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官场生活的批判。

作者介绍
顾璘

顾璘
朝代:明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猜你喜欢

次韵畴老赠丹霞三篇并寄丹霞以代简书·其一送次丹霞归瑞光岩韵

太虚元湛寂,妙用起云雷。

若解明如镜,何须冷似灰。

(0)

春词二十首·其四

萧萧槛外翠琅玕,瘦节疏枝特地寒。

谁谓幽居太寥闲,此君长此结清欢。

(0)

灵隐宫

我昔曾游飞来峰,白猿昼挂峰上松。

晔然灵光如彩虹,钟磬自响金仙宫。

宦游漂泊西复东,虽欲再到无由从。

帝居钧天陋瀛蓬,螭坳载笔侍重瞳。

逆鳞聊试摩神龙,谪堕剑浦山重重。

征鞍来此寻旧踪,恍如梦落烟霞中。

朱楼宝殿飞玲珑,寒泉幽石欣相逢。

门前池馆虚含风,一洗尘虑清心胸。

明朝南去随征鸿,惆怅胜游回首空。

(0)

止斋即事

居与仙岩邻,未悉仙岩路。

片棹偶相及,山僧频礼数。

指点觅馀迹,行行道其故。

是为梅雨潭,排空成瀑布。

常生六月寒,輶轩每相顾。

嗟哉往来者,宁不忝尸素。

(0)

丁巳八月陈芷云邮示五十自寿诗索和爰成四首奉寄·其二

解组渊明久倦游,琵琶听唱旧江州。

避人地辟烟三径,乐圣杯衔月一楼。

削木曾期公冶对,著书未许子虚侔。

秋深南极星增烂,照遍归云阁几周。

(0)

觅松江水

啄腐吞腥聊当肉,消烦止渴必资茶。

凭君为汲松江水,活火煎来泛乳花。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