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眼非悭不爱花,惯逢开谢不须嗟。
君看桃李成阴后,也自能回长者车。
老眼非悭不爱花,惯逢开谢不须嗟。
君看桃李成阴后,也自能回长者车。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流逝和时间变迁的感慨。"老眼非悭不爱花"一句,显示出诗人年事已高,对于花开花落已经看淡,但这种淡然并非吝啬,而是对生命中常见之物的接受与理解。"惯逢开谢不须嗟"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长收获规律的顺应,既不悲伤也不欢喜,只是一种平和的态度。
"君看桃李成阴后"一句,则是对朋友或读者的话语,告诉他们去看看那些原本繁花似锦的桃李,如今已经形成了浓密的树荫。这里所指的“成阴”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变化,更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也自能回长者车"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或者安慰。在古代中国,常以"车"比喻生活或命运之路。这里“长者车”可能指的是生命的长河或者智慧和经验的积累。诗人表达了即便是在岁月流逝中,也能自己驾驭着时间的车轮,返回到那份智慧和成熟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哲学态度,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军旅西征僻,风尘战伐多。
犹闻蜀父老,不忘舜讴歌。
天险终难立,柴门岂重过?
朝朝巫峡水,远逗锦江波。
万里桥南宅,百花潭北庄。
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
雪岭界天白,锦城曛日黄。
惜哉形胜地,回首一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