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诗人以轻松的心态描绘了在雨中漫步的经历,表现出豁达的人生观。"莫听穿林打叶声",诗人劝慰自己不要被外界环境所扰,"何妨吟啸且徐行",即使风雨交加,也能悠然自得地吟咏歌唱,缓步前行。"竹杖芒鞋轻胜马",形象地写出诗人穿着简朴,心情愉悦,甚至觉得这样的行头比马匹还要轻盈。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洒脱态度,无论生活如何风雨飘摇,他都能坦然面对。接着,"料峭春风吹酒醒",暗示了诗人借酒浇愁后的清醒,"微冷"则描绘了雨后天气的变化,但"山头斜照却相迎",阳光又重新洒下,象征着希望和温暖。

最后两句"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诗人回首过往,风雨与晴天都已成为过眼云烟,表达出他对世事变迁的淡然和超脱。整体上,这首词展现了苏轼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以及在逆境中的坚韧和乐观。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读丐辞不允诏书感而有作·其一

朅来江上再经年,衰病无时强自怜。

屡控危衷甘屏缩,岂期优诏更留连。

政平讼理曾何补,职称民安亦偶然。

虽感上恩容卧治,何如便许老林泉。

(0)

归来到红梅下有感

惜花端拟醉花时,不谓花开失素期。

去日横枝才蓓蕾,归来满树已离披。

虽知胜赏输同舍,尚爱馀芳绕曲池。

花亦念予情不浅,更留残萼索题诗。

(0)

夜饮观风堂龚漕折芙蓉侑酒

灯下看花已可人,此花那更有精神。

不辞今日樽前醉,只恐红妆不是真。

(0)

玉山道中

路绕孤村一径微,上连碧嶂下清溪。

水光山色浑如画,引得行人忆故栖。

(0)

烟雨奇观楼

此景仪真亦有年,何人管领向楼前。

江淮自昔虽南北,烟雨从来肯变迁。

万里孤帆遗恨在,半空佳句至今传。

诸公欲会当时意,且对沧波泛酒船。

(0)

和章质夫成都运司园亭诗.翠锦亭

东阁治台政,西堂备燕饮。

介于二堂间,华构饶花品。

红紫镇长春,四时如活锦。

公暇一绳床,上有通中枕。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