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臣何皎皎,玉莹复冰鲜。
香草薰渔父,文鱼作水仙。
九歌招日夕,二女出云烟。
玉佩持相赠,遗芳兰杜边。
先臣何皎皎,玉莹复冰鲜。
香草薰渔父,文鱼作水仙。
九歌招日夕,二女出云烟。
玉佩持相赠,遗芳兰杜边。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先臣》。诗中以“先臣”为题,通过一系列意象描绘了对先贤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首句“先臣何皎皎,玉莹复冰鲜”,以“皎皎”形容先臣的品德高尚,如同玉石般晶莹剔透,又如冰雪般纯洁无瑕,表达了对先臣道德品质的高度赞扬。
接着,“香草薰渔父,文鱼作水仙”,运用了香草和文鱼这两个意象,象征着先臣的美德如同香草一般,能熏陶他人,如同文鱼一般,能在水中绽放出美丽的姿态,进一步强调了先臣对后世的影响和贡献。
“九歌招日夕,二女出云烟”,这里使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九歌召唤着黄昏的降临,仿佛是先臣在冥界中召唤着逝去的时光,而两位仙女从云雾中走出,象征着先臣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中依然美丽动人,继续影响着人间。
最后,“玉佩持相赠,遗芳兰杜边”,以玉佩作为礼物,寓意着先臣的美德如同珍贵的玉佩,被后人珍藏并传承,其留下的芳香如同兰花和杜鹃花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永存,表达了对先臣精神遗产的深深敬仰和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先臣高尚品德、深远影响以及精神遗产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先贤的崇高敬意和对美好品德的向往与追求。
小楼日日数征帆。忆江南。望江南。
帘外垂杨,帘里曲阑干。
清晓起来帘下坐,揽明镜,拭红绵。梳绿鬟。
绿鬟绿鬟菩萨蛮。花懒簪。泪暗弹。
画也画也画不就,曲曲青山。
换了罗衣,若个念春寒。
传语而今归计稳,打双桨,到门前。三月三。
荆部是吾分,幸得嫔清门。
所悲姑舅弃养,缘薄奉晨昏。
拜展团圞遗像,恍睹倚花坐石,当日敬如宾。
面目似含笑,应喜妇称新。膝前儿,双玉立,好丰神。
执经伯氏游楚,小者我良人。
了髻手攀丹桂,想见爱怜同意,欲看步青云。
愿早策高足,快慰画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