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儿时闺阁,亲剪虎符贴著。
佳节徒然增感触,不减江潭放逐。
弃妇孤臣同一哭,命有彩丝难续。
记得儿时闺阁,亲剪虎符贴著。
佳节徒然增感触,不减江潭放逐。
弃妇孤臣同一哭,命有彩丝难续。
这首诗《望梅花·午日》是清代诗人沈湘云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历史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儿时记忆的怀念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深刻反思。
首句“记得儿时闺阁”,诗人以回忆的方式,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温馨与童真的场景中,仿佛能感受到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接着,“亲剪虎符贴著”一句,不仅勾勒出节日的氛围,更蕴含着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与怀念,虎符象征着保护与平安,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佳节徒然增感触,不减江潭放逐”两句,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通过“佳节”与“江潭放逐”的对比,表达了在欢庆时刻内心却难以掩饰的忧伤与感慨。佳节本应是团聚与欢乐之时,但诗人却因内心的痛苦而感到更加沉重,这种反差凸显了诗人复杂的情绪状态。
“弃妇孤臣同一哭,命有彩丝难续”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将自己比作“弃妇”与“孤臣”,形象地表达了被抛弃与孤立的孤独感,以及对命运无法改变的无奈。这里的“彩丝”可能象征着希望或连结,但“难续”二字暗示了这些美好事物的破碎与不可挽回,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历史的隐喻,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传统价值的怀念。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仅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当年持节使,宽厚出诚心。
郡国承风远,朝廷注意深。
十行初下诏,四海望为霖。
几夜台星转,光侵九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