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上菰蒲接渚田,江村风景渐凄然。
西邻夜静开舂稻,南浦秋深罢采莲。
迁客暂归仍远别,野人多病只高眠。
明朝风雨重阳节,依旧孤吟向菊边。
泾上菰蒲接渚田,江村风景渐凄然。
西邻夜静开舂稻,南浦秋深罢采莲。
迁客暂归仍远别,野人多病只高眠。
明朝风雨重阳节,依旧孤吟向菊边。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江村的景象与诗人对友人的怀念。首句“泾上菰蒲接渚田”,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江边湿地的自然风光,菰蒲相连,与远处的田地相接,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广阔的画面。接着,“江村风景渐凄然”一句,通过“凄然”二字,巧妙地传达出季节变换带来的凉意和淡淡的哀愁,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西邻夜静开舂稻,南浦秋深罢采莲”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夜晚与白天的不同景象。西邻在静谧的夜晚开始收割稻谷,而南浦则在深秋时节停止了采莲活动,两幅画面相互映衬,既展现了农事的繁忙与季节的更迭,也暗示了生活的节奏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迁客暂归仍远别,野人多病只高眠”两句,转向对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作为“迁客”,友人短暂归来后又不得不离开,这种聚少离多的生活状态让人心生感慨;而“野人”(诗人自称)因身体不适只能选择休息,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境遇,也流露出对友人离去的无奈与孤独感。
最后,“明朝风雨重阳节,依旧孤吟向菊边”两句,将时间推进至第二天,预示着风雨将至的重阳节即将到来,诗人独自一人面对菊花,通过吟诵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营造了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友情的珍视。
一棹才停,双扉乍启,邹阳旧日池馆。
三径盘纡,几层湿翠,泉语涔涔成串。
亭台曲折,正一带、疏帘尽卷。
桂树浓香阁下,飞来恍行天半。最好斜阳红澹。
倒遥山、高低影转。仿佛米家图画,座中补满。
如此园林偏是,客应约、明春重来玩。
输与幽禽,烟峦长伴。
绿阴惨结闲庭,捲帘不耐看风雨。
竹深烟径,柳铺云影,淡然秋浦。
小阁凄凉,画屏寂寞,恨知何许。
听杜鹃啼罢,落红吹散,只剩得、愁如缕。
一自楚些赋后,又婵娟、几番三五。
琴书昼永,衣香犹在,绮窗无语。
雪絮吟残,梨花梦杳,伤心千古。
倚阑干、只有芊绵芳草,碧丝难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