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棹才停,双扉乍启,邹阳旧日池馆。
三径盘纡,几层湿翠,泉语涔涔成串。
亭台曲折,正一带、疏帘尽卷。
桂树浓香阁下,飞来恍行天半。最好斜阳红澹。
倒遥山、高低影转。仿佛米家图画,座中补满。
如此园林偏是,客应约、明春重来玩。
输与幽禽,烟峦长伴。
一棹才停,双扉乍启,邹阳旧日池馆。
三径盘纡,几层湿翠,泉语涔涔成串。
亭台曲折,正一带、疏帘尽卷。
桂树浓香阁下,飞来恍行天半。最好斜阳红澹。
倒遥山、高低影转。仿佛米家图画,座中补满。
如此园林偏是,客应约、明春重来玩。
输与幽禽,烟峦长伴。
这首《天香》词描绘了秋日邹氏园的静谧与美丽。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园中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一棹才停,双扉乍启”,开篇即以动态引入,仿佛读者也随着一叶小舟,缓缓驶入这宁静的园中,推开两扇门扉,初见其景。接着,“邹阳旧日池馆”一句,点明地点,暗示此地曾有文人雅士留下足迹,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三径盘纡,几层湿翠,泉语涔涔成串”,词人通过“三径”、“湿翠”、“泉语”等意象,描绘出园中蜿蜒的小径、苍翠的树木和潺潺的流水,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特别是“泉语涔涔成串”,生动地展现了泉水流动的声音,如同自然界的乐章,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亭台曲折,正一带、疏帘尽卷”,进一步展示了园中的建筑布局,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疏帘轻卷,透露出一种淡雅而高远的气息。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暗示了心灵上的宁静与自由。
“桂树浓香阁下,飞来恍行天半”,桂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仿佛从阁楼之下飘散而出,令人陶醉。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桂花的香气,还通过“飞来恍行天半”的想象,将香气升华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给人以无限遐想。
“最好斜阳红澹,倒遥山、高低影转”,夕阳的余晖洒在园中,将山影投射在地上,形成高低错落的光影变化。这一景象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赋予了画面以动态美,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仿佛米家图画,座中补满”,词人将眼前的景色比作宋代画家米芾的画作,表达了对园中美景的高度赞赏。同时,通过“座中补满”这一细节,暗示了园中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展现,也是文人雅集的场所,充满了文化气息。
最后,“如此园林偏是,客应约、明春重来玩。输与幽禽,烟峦长伴。”词人表达了对园中景色的喜爱,并期待着再次前来欣赏。同时,也将园中的一切美好,比作与幽禽相伴的烟峦,寓意着永恒与和谐。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邹氏园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