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閒居书事》
《閒居书事》全文
宋 / 杨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虚庭幽草翠相环,默坐颓然草色间。

玩意诗书千古近,放怀天地一身閒。

疏窗风度聊攲枕,永巷人稀独掩关。

谁信红尘随处净,不论城郭与青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ánshūshì
sòng / yángshí

qīngfēnghànchēngtíngxiāoránshìqīng

chánmíngwēiduànyòuwényùncánshēng

翻译
空旷的庭院中,青草环绕,静谧无声,我独自坐在其间。
沉浸在诗书的世界里,感觉千年的智慧触手可及,心无挂碍,身心自由。
推开半掩的窗户,让清风轻拂,随意倚在枕头上,长巷里人烟稀少,我独自关门。
谁能相信,在这红尘俗世中,到处都隐藏着纯净,无论是繁华的城市还是宁静的山川。
注释
虚庭:空旷的庭院。
幽草:寂静的青草。
颓然:疲倦而放松的样子。
玩意:沉浸。
诗书:书籍和诗歌。
千古近:千年历史仿佛就在眼前。
疏窗:半开的窗户。
攲枕:倚靠枕头。
红尘:世俗社会。
净:纯净。
城郭:城市。
青山:青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者在自然界中寻找精神寄托和心灵平静的景象。"虚庭幽草翠相环,默坐颓然草色间"表达了诗人独处于空旷幽深的庭院之中,四周被青草环绕,与自然融为一体,内心达到了一种宁静和淡泊。

"玩意诗书千古近,放怀天地一身閒"则表明诗人通过阅读古代诗书,不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长河,更能使自己的精神世界与广阔的天地相通,达到了心灵上的自由和超脱。

"疏窗风度聊攲枕,永巷人稀独掩关"描绘了诗人在简陋的窗前感受微风,枕着书本入睡,在一个长久不被打扰的幽静小径上,独自关闭心扉,与世隔绝。

最后两句"谁信红尘随处净,不论城郭与青山"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争的超然态度,他认为无需在乎红尘中的污浊与否,只要内心清净,就不必区分繁华的城市和寂静的青山。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淡泊,以及对自然、书籍和精神自由的向往。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

作者介绍

杨时
朝代:宋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猜你喜欢

与僧道升二首·其二

跋陀罗师能幻物,幻秽为净持幻佛。

佛幻诸天以戏之,幢幡香果助设施。

茫然悔欲除所幻,还为幻佛力所持。

佛天与汝本无间,汝今何恭昔何慢。

十方三世本来空,受记岂非遭佛幻。

(0)

宿土坊驿寄孔世长

烧夜郊原百草荒,弊裘朝去犯严霜。

残年意象偏多感,回首风烟更异乡。

往返自非名利役,辛勤应见友朋伤。

章江犹得同游处,最爱梅花蘸水香。

(0)

送萧山钱著作

才高诸彦故无嫌,兄弟同时举孝廉。

东观外除方墨绶,西州相见已苍髯。

灵胥引水清穿市,神禹分山翠入帘。

好去弦歌聊自慰,郡人谁敢慢陶潜。

(0)

送郊社朱兄除郎东归

手持官牒出神皋,迎客遥知贺酒醪。

照映里门非白屋,欺凌春草有青袍。

宦游虽晚何妨久,饿显从来不必高。

孝友父兄家法在,想能清白遗儿曹。

(0)

和仲庶夜过新开湖忆冲之仲涂共泛

水远浮秋色,河空洗夜氛。

行随一明月,坐失两孤云。

露发此时湿,风颜何处醺。

淹留各有趣,不比汉三君。

(0)

和平甫招道光法师

鍊师投老演真乘,像劫空王爪与肱。

于总持门通一路,以光明藏续千灯。

从容发口酬摩诘,邂逅持心契慧能。

新句得公还有赖,古人诗字耻无僧。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