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官牒出神皋,迎客遥知贺酒醪。
照映里门非白屋,欺凌春草有青袍。
宦游虽晚何妨久,饿显从来不必高。
孝友父兄家法在,想能清白遗儿曹。
手持官牒出神皋,迎客遥知贺酒醪。
照映里门非白屋,欺凌春草有青袍。
宦游虽晚何妨久,饿显从来不必高。
孝友父兄家法在,想能清白遗儿曹。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题为《送郊社朱兄除郎东归》。诗中的语言质朴而不失文采,反映了作者对友人东归的祝福之情以及对待人接物的态度。
首句“手持官牒出神皋”表明朱兄即将踏上归途,手中拿着任命他的官方文件,“神皋”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是诗人为突出其重要性而赋予的美称。紧接着“迎客遥知贺酒醪”,则透露出朱兄到达之时,当地的人们将会用自酿的酒水来欢庆这一喜悦。
第三句“照映里门非白屋”暗示了朱兄家的富有,家中不仅有华丽的建筑,还有足够的资源来照亮每个角落。接着“欺凌春草有青袍”,则是形容诗人或朱兄在春天的田野中行走时的情景,“欺凌”意味着穿梭于春草之中,而“青袍”可能象征着自然与文学的和谐。
中间两句“宦游虽晚何妨久,饿显从来不必高”表达了诗人对朱兄宦海沉浮经历的理解,即使官场生涯迟缓,也无需过于焦虑。同时,“饿显从来不必高”则是说朱兄虽然可能面临困顿,但他的品格和操守始终如一,不需要夸张地表现。
末尾两句“孝友父兄家法在,想能清白遗儿曹”,表达了对朱兄的期望——希望他能够继承家族的美德,保持孝道与友爱。最后,“想能清白遗儿曹”则是诗人对朱兄未来的祝愿,希望他能留下一份清廉正直的家风给后代。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