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君孤垄寄双峰,埋骨穷泉复几重。
白露空沾九原草,青山犹闭数株松。
图书经乱知何在,妻子因贫失所从。
惆怅东皋却归去,人间无处更相逢。
怜君孤垄寄双峰,埋骨穷泉复几重。
白露空沾九原草,青山犹闭数株松。
图书经乱知何在,妻子因贫失所从。
惆怅东皋却归去,人间无处更相逢。
此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故人李宥的怀念之情。开篇“怜君孤垄寄双峰,埋骨穷泉复几重”两句表达了游子对于故人的深切哀悼,想象故人孤独无伴地长眠于双峰之下,骨骸埋藏在偏僻的泉水旁,给人以深深的悲凉感。
“白露空沾九原草,青山犹闭数株松”两句,则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游子内心的哀伤与孤独。白露象征着清晨的寂静与纯洁,而它只是轻轻地湿润了大地上的草,而未能唤醒逝去的生命;青山依旧闭合,数株松树仍然挺立,这些景物似乎在诉说着过去岁月的故事。
“图书经乱知何在,妻子因贫失所从”两句,则是游子的个人遭遇。图书散乱,妻子因贫穷而不知去向,表现了游子个人的困顿与无奈。
最后,“惆怅东皋却归去,人间无处更相逢”两句,是游子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落与挫折后,对人生的深深感慨。他站在东皋之上,心中充满了忧愁,决定归去,却又意识到在这茫茫人世间,再也无处寻觅到昔日的温暖和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故人的哀悼与个人的遭遇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悲凉情感,以及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
月中桂树三千尺,吴刚斫之不能得。
桂林樵者今如何,万顷秋山白云白。
樵者早年才力高,论诗自许诗中豪。
前辈衣冠识文献,中年词赋含风骚。
词林艺圃渺无极,撷秀采奇随所择。
袖中玉斧光芒寒,眼前不用生荆棘。
旧来种桂高成林,团团十亩悬清阴。
明月流辉夜如水,西风吹梦香浮襟。
客来有酒林下酌,酒酣共说归樵乐。
江上渔翁寻旧约,一声长啸山花落。
君不见南山捷径芳草迷,东山别墅寒鸦飞。
明朝若遇围棋客,斧柯烂尽君无归。
我观桂林图,喜极翻长吁。
江山城郭不盈幅,恍若经行千里馀。
宦游往岁罗文学,此图正为思亲作。
戏綵魂飞白鹭洲,望云肠断楚王阁。
自从南北吹战尘,边鸿不到江鱼沈。
有子芳年滞乡国,长日揽图思桂林。
父在桂林独思母,子今思父更愁苦。
太平干禄为亲荣,今日官高渺何许。
还君此图神凛然,忠臣孝子无后先。
一家骨肉眼前好,百岁功名纸上传。
君不见太真来作南洲客,秃衿老泪伤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