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灯前心意慵,花笺与恨叠重重。
浮云人世聚又散,流水年华秋复冬。
偶对好花思笑貌,时从明月想仪容。
昨宵刚有逢君梦,怪煞无情远寺钟。
读罢灯前心意慵,花笺与恨叠重重。
浮云人世聚又散,流水年华秋复冬。
偶对好花思笑貌,时从明月想仪容。
昨宵刚有逢君梦,怪煞无情远寺钟。
此诗《得凤仪大嫂盛京书》由清代诗人那逊兰保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首句“读罢灯前心意慵”,描绘了诗人深夜阅读后,心绪慵懒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下来,“花笺与恨叠重重”一句,将诗人的情感进一步深化,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愁绪如同花笺上的字迹般繁复难解。
“浮云人世聚又散,流水年华秋复冬”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变迁的感慨。随后,“偶对好花思笑貌,时从明月想仪容”则转向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向往,通过想象中的情景,寄托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最后,“昨宵刚有逢君梦,怪煞无情远寺钟”两句,以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梦中与友人相聚的喜悦被打破,现实中的钟声却显得格外无情,增添了诗篇的哀愁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含蓄,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友情、时间等主题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榕城疫盛行,人鬼争出殁。
里中丧族弟,俄复夺一侄。
侄年已及壮,蹉跎未授室。
愆期我负尔,兄嫂老弥郁。
于时迫端午,次兄方卧疾。
书中道无虑,悲悸常忽忽。
何来鹅车炮,一击碎心骨。
父子相继逝,先后才旬日。
我生安归指菰芦,美此积水来寄居。
循湾常记一枯树,到门犹隔千畦蔬。
子知吾居第几湖,枉用相存命肩舆。
舆中万态入诗眼,助子吟思清而姝。
寻常叩门客有几,自谓敝老真吾徒。
如何乘兴适相左,此段堪画谁能图?
街西道人微有须,湖壖居士皙且癯。
武昌城中悄来往,孤绝颇似双浮屠。
市人或指讶二子,何许流落行垂枯。
岂知阅世意皆倦,握手中有千欷歔。
斜街诸邻不可呼,存殁聚散痕欲无。
当时痴肠那复热,剩有世议穷揶揄。
明年计君决北向,与我暂合终当疏。
涪翁有语会记取,一面全应胜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