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安化禅林,赠法灵、果圆两师。自先银台至余兄弟,与寺僧相识四世矣》
《游安化禅林,赠法灵、果圆两师。自先银台至余兄弟,与寺僧相识四世矣》全文
清 / 张问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历落双轮未惜遥,偶来鹿苑话迢迢。

僧移花影皆寒瘦,愁入蝉声更寂寥。

尚忆当年留玉带,且拚今日醉金貂。

生公看惯升沉事,粥鼓经鱼自暮朝。

(0)
鉴赏

此诗《游安化禅林,赠法灵、果圆两师》由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游访禅林的经历,以及与僧侣间的深厚情谊。首句“历落双轮未惜遥”以双轮比喻行程,表达了诗人不畏路途遥远,对禅林之行的向往之情。次句“偶来鹿苑话迢迢”则点明了诗人偶然来到鹿苑(可能指禅林)与僧侣交谈的情景。

接着,“僧移花影皆寒瘦,愁入蝉声更寂寥”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思考。花影的“寒瘦”和蝉声的“寂寥”,不仅描绘了环境特征,也映射了诗人的情感状态。

“尚忆当年留玉带,且拚今日醉金貂”两句,诗人回忆起往昔与僧侣们共度的美好时光,并表示即使今日相逢,也要尽情享受相聚的乐趣,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最后,“生公看惯升沉事,粥鼓经鱼自暮朝”一句,借用了佛教故事中的生公大师,寓意诗人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变化,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平静与从容,每日的生活规律如常,无论是晨钟暮鼓还是经书鱼食,都显得宁静而有序。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禅林生活的独特感悟,也反映了其与僧侣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在复杂人生中保持平和与智慧的态度。

作者介绍
张问陶

张问陶
朝代:清   字:仲冶   生辰:1764—1814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一字柳门,号船山、蜀山老猿,清四川遂宁人。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因故乡四川遂宁城郊有一座孤绝秀美的小山,形如船,名船山,便自号船山,亦称“老船”。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江南道监察御史、吏部郎中。后出任山东莱州知府,后辞官寓居苏州虎邱山塘。
猜你喜欢

点绛唇 上太夫人寿

阿母瑶池,梦回风露青冥晓。
六宫仪表。
曹大家风好。
满眼儿孙,大国金花诰。
头如葆。
未尝闻道。
冷笑西河老。

(0)

渔家傲 夫人生朝

前日河梁修禊罢。
闲庭未拆秋千架。
萱草堂深飞寿?

香满把。
彩衣兰玉森如画。
海上麻姑亲命驾。
玄霜乞得宜春夏。
快约伯鸾冠早挂。
筠窗下。
团栾共说无生话。

(0)

酒泉子·禊饮连宵

禊饮连宵。
帘卷晓风香鸭喷,儿孙罗拜捧金荷。
沸笙歌。
赤霜袍软髻嵯峨。
名在仙班应不老,人间岁月尽飞梭。
柰君和。

(0)

鹧鸪天·苒苒萋萋雨后村

苒苒萋萋雨后村。
芳尘不到五侯门。
曾随晓泪撩诗思,又向春风入烧痕。
春去后,忆王孙。
啼红南浦记芳温。
夕阳楼外连天远,乞与骚人怨楚

(0)

人月圆 再过真定赠蔡特夫

锦标彩?
追行乐,管领镇阳春。
而今重到,莺花应笑,老眼黄尘。
凭君问舍雕丘侧,准拟乞闲身。
北潭涨雨,西楼横月,藜杖纶巾。

(0)

鹧鸪天·楼宇沈沈翠几重

楼宇沈沈翠几重。
辘轳亭下落梧桐。
川光带晚虹垂雨,树影涵秋鹊唤风。
人不见,思何穷。
断肠今古夕阳中。
碧云犹作山头恨,一片西飞一片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