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诸彦故无嫌,兄弟同时举孝廉。
东观外除方墨绶,西州相见已苍髯。
灵胥引水清穿市,神禹分山翠入帘。
好去弦歌聊自慰,郡人谁敢慢陶潜。
才高诸彦故无嫌,兄弟同时举孝廉。
东观外除方墨绶,西州相见已苍髯。
灵胥引水清穿市,神禹分山翠入帘。
好去弦歌聊自慰,郡人谁敢慢陶潜。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高洁脱俗的学者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学识和品格的赞赏。开篇“才高诸彦故无嫌”即点明了友人的才能超群,不为世俗所惑。紧接着“兄弟同时举孝廉”进一步强调了他们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德行兼备,能够在同一时期因孝道而受到推举。
中间两句“东观外除方墨绶,西州相见已苍髯”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写,展示了友人学问之广博与日渐深厚。东观可能指代考场或是朝廷的某个机构,而西州则是一个遥远的地方;“方墨绶”暗示初次相见时的庄重气氛,而“苍髯”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友人学问的日渐老成。
以下两句“灵胥引水清穿市,神禹分山翠入帘”通过灵动的意象,展现了友人的学识如同清泉一样纯净而又有力量,能够穿透尘世的喧嚣;同时,神禹分山则形象地表达了他们学问之深邃,如同山脉一般坚固而不可动摇。
结尾两句“好去弦歌聊自慰,郡人谁敢慢陶潜”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离别感怀,以及对其才能的再次肯定。通过提及古代高洁脱俗的隐士陶潜,诗人表达了自己与友人相比之下的自谦,同时也反映出他们之间的情谊深厚。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辽阔,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刻认识,也透露出一份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