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胼劳百祟侵,真成衔木一精禽。
经筵自昔因人重,晚遇何期与恨深。
书札长缄千点泪,斗罍无复十分斟。
性刚太傅门生在,忍事全灰请剑心。
道路胼劳百祟侵,真成衔木一精禽。
经筵自昔因人重,晚遇何期与恨深。
书札长缄千点泪,斗罍无复十分斟。
性刚太傅门生在,忍事全灰请剑心。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书梁文忠公遗诗后(其二)》。诗中表达了对梁文忠公遗诗的深切感慨和对其人格的崇敬。
首句“道路胼劳百祟侵”,描绘了梁文忠公在仕途上的艰辛与挑战,他历经无数困难与挫折,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接下来,“真成衔木一精禽”一句,以“衔木”的神话故事比喻梁文忠公的忠诚与奉献精神,如同精卫鸟一样,即使面对重重困难,也矢志不渝地追求目标。
“经筵自昔因人重,晚遇何期与恨深。”这两句反映了梁文忠公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晚年遭遇的遗憾与悲痛。经筵,古代帝王听讲经史的地方,此处指梁文忠公在历史上的影响力。然而,晚年的遭遇却让他感到深深的遗憾和痛苦。
“书札长缄千点泪,斗罍无复十分斟。”这两句通过描述梁文忠公在书信中的泪水和酒杯的空缺,形象地表现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哀伤。书札长缄,意味着无法倾诉的痛苦;斗罍无复,暗示了往日欢聚不再,情感的失落与寂寞。
最后,“性刚太傅门生在,忍事全灰请剑心。”这两句表达了对梁文忠公性格刚毅的赞美,以及对其门生的期待,希望他们能继承并发扬梁文忠公的精神。性刚太傅,可能是指梁文忠公的某种特质或身份,而“请剑心”则暗示了一种决绝的决心,希望门生们能在面对困难时,像梁文忠公一样坚定勇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梁文忠公遗诗的解读,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历史贡献以及个人命运的复杂多面,同时也表达了对梁文忠公及其精神的深深敬仰和怀念。
沁心浃骨,总事与情违,酿成苦楚。江淹漫赋。
算填胸满臆,古今无数。试问边鸿,错嫁明妃胡虏。
更休语,有炼石女娲,此意无补。往事知几许。
叹连理枝头,妒花风雨。谁怜不遇。
问王郎怎解,谢娘佳句。已足伤心,莫说乌江项羽。
三生误。望氤氲、何时低诉。
广陌秋高,小窗风冷,篱边点缀轻黄。
试下阶摘取,襟袖皆香。
不是等闲桃李,趁芳菲、爱踏春阳。
试看我、亭亭瘦影,尽耐严霜。商量。
欲拌一醉,借色染云笺,香沁诗肠。
况谢庭觞咏,莫问柴桑。
更少些儿俗韵,云髻畔、插满何妨。
还乞取,花心花实,归献高堂。
记海棠树底,芍药栏边,红豆联吟。
傍晚妆初卸,更西窗剪烛,东阁谈心。
怜予鸿爪无定,几日便分襟。
正社燕辞巢,子规啼恨,来往花阴。遥岑。
频眺处,祗竹院摊书,松径捶琴。
许我新诗寄,从别时凝望,直到而今。
鸾笺一幅遥递,珍重等南金。
愧报乏琼琚,缠绵枉自怀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