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寇日相持,如龙马不肥。
突围金甲破,趁贼铁枪飞。
汉月堂堂上,胡云惨惨微。
黄河冰已合,犹未送征衣。
虏寇日相持,如龙马不肥。
突围金甲破,趁贼铁枪飞。
汉月堂堂上,胡云惨惨微。
黄河冰已合,犹未送征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氛围,通过对比和对仗的手法,展现了军事上的紧张与自然景象的苍茫。
“虏寇日相持,如龙马不肥。”这一句表达了战事连绵不断,敌我双方僵持不下,而“如龙马不肥”则通过对比,暗示战争的艰难和士兵的疲惆。
“突围金甲破,趁贼铁枪飞。”这里描写的是激烈的战斗场面,“突围”指突然冲出包围,“金甲破”和“铁枪飞”则形象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紧迫。
“汉月堂堂上,胡云惨惨微。”这一句转换了景象,从战事转到自然环境,通过对比来强调边塞的荒凉与孤寂。汉月指的是边塞上的明月,而“胡云”则是指北方民族带来的云彩,“堂堂上”和“惨惨微”都在描绘一种广阔而又略带哀愁的情景。
“黄河冰已合,犹未送征衣。”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一种对归期的渴望与焦虑。黄河冰封,意味着冬日严寒,而“我”军中的人却还没有收到家里寄来的御寒衣物,这不仅反映了后勤补给的困难,也透露出士兵们对于温暖和家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与自然、坚守与思乡等主题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士兵的情感世界。
蛾眉婉娈香闺妇,揽镜看花矜自顾。
同游偶上木兰船,拾得波间双尺素。
殷勤浣手自开缄,知是辽阳迢递还。
夫戍远过鸭绿水,妾家近住凤凰山。
凤凰山上花尚发,鸭绿江边风渐寒。
落叶情随秋滚滚,捣衣心逐月漫漫。
月转西厢移北斗,砧杵连绵夜良久。
还将宝带结同心,自向罗幛甘独守。
罗帏宝带宛垂垂,却耐青春长别离。
敛恨空题纨扇赋,含情更制剪刀词。
红绡拭泪增憔悴,且把戎衣早相寄。
恨无双翼随飞云,坐拊花砧长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