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心浃骨,总事与情违,酿成苦楚。江淹漫赋。
算填胸满臆,古今无数。试问边鸿,错嫁明妃胡虏。
更休语,有炼石女娲,此意无补。往事知几许。
叹连理枝头,妒花风雨。谁怜不遇。
问王郎怎解,谢娘佳句。已足伤心,莫说乌江项羽。
三生误。望氤氲、何时低诉。
沁心浃骨,总事与情违,酿成苦楚。江淹漫赋。
算填胸满臆,古今无数。试问边鸿,错嫁明妃胡虏。
更休语,有炼石女娲,此意无补。往事知几许。
叹连理枝头,妒花风雨。谁怜不遇。
问王郎怎解,谢娘佳句。已足伤心,莫说乌江项羽。
三生误。望氤氲、何时低诉。
这首《扫花游·恨》由清代词人王韵梅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幽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词中开篇“沁心浃骨,总事与情违,酿成苦楚”,直接点明了情感的沉重与复杂,仿佛心灵深处被深深触动,难以自拔。接下来,“江淹漫赋”一句,借用了南朝文学家江淹的典故,暗示了词人内心的情感如同江淹的文思一般丰富而繁复,却无法找到宣泄的出口。
“算填胸满臆,古今无数”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普遍性和深刻性,似乎在说古今有多少人经历了相似的情感煎熬,但又难以言表。紧接着,“试问边鸿,错嫁明妃胡虏”一句,运用历史典故,将个人的情感置于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中,表达了对命运无常和历史悲剧的感慨。
“更休语,有炼石女娲,此意无补”则表达了对试图通过某种方式来弥补或改变现状的绝望感,暗示了主人公对于现实的无力感和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无奈。
“往事知几许”一句,将思绪拉回到过去,感叹那些已经逝去的时光,以及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叹连理枝头,妒花风雨”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隐喻了人际关系中的纠葛与不和谐,以及由此带来的痛苦与困扰。
“谁怜不遇。问王郎怎解,谢娘佳句”这一段,词人借用古代文人的故事,表达了对自身遭遇的同情与共鸣,同时也提出了疑问:如何才能理解并化解这样的情感困境?“已足伤心,莫说乌江项羽”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深切同情。
最后,“三生误。望氤氲、何时低诉”一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迷茫,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能够找到倾诉的对象,释放内心的痛苦与困惑。
整体而言,《扫花游·恨》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自然、文学等多个层面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词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爱情、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