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桂谢》
《桂谢》全文
宋 / 叶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广寒世界放新晴,景物萧疏八月深。

窗外方疑天雨粟,风前已见地流金。

举留清致为诗助,收拾馀香付酒斟。

但得仙根耐霜雪,不妨携囝步繁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ìxiè
sòng / yīn

广guǎnghánshìjièfàngxīnqíngjǐngxiāoshūyuèshēn

chuāngwàifāngtiānfēngqiánjiànliújīn

liúqīngzhìwèishīzhùshōushíxiāngjiǔzhēn

dànxiāngēnnàishuāngxuěfángxiéjiǎnfányīn

翻译
广寒宫中迎来新晴的时光,八月的景色显得清冷而稀疏。
窗外乍看像是天降谷粒,风前已可见到地面闪烁着金光。
我举起酒杯,清新的意境助我作诗,收集剩下的香气倒入酒中。
只要有坚韧如仙的根茎能抵挡霜雪,不妨带着孩子漫步在浓荫之下。
注释
广寒:指月宫或寒冷的仙境。
新晴:雨后放晴。
萧疏:稀疏、冷清。
八月深:深秋时节。
天雨粟:比喻天降谷粒,象征丰收。
地流金:形容阳光照射地面,像金子般闪烁。
清致:清新雅致的意境。
仙根:比喻坚韧不屈的精神。
霜雪:寒冬和严霜。
携囝:带着孩子。
繁阴:浓密的树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天气渐凉,万物萧疏,但也有一种清新的气息。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捕捉到了初秋特有的美景。

"广寒世界放新晴"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氛围,表明天空宽广,寒意渐浓,但却有着新鲜的晴朗气息。紧接着"景物萧疏八月深"则描绘出一个秋意已浓、万物开始凋零的情景。

第三句"窗外方疑天雨粟,风前已见地流金"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从窗户望出去,似乎天空中有细小的雨滴,但随着微风一吹,这些“雨滴”竟然变成了散落在地上的黄金般的光辉。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也体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发现。

接下来的"举留清致为诗助,收拾馀香付酒斟"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写作来保持心灵的纯净与清醒,同时也想把生活中的点滴美好都珍藏起来,就像品味美酒一样细细品尝。

最后两句"但得仙根耐霜雪,不妨携囊步繁阴"则展现了诗人面对严寒的自然界,依然保持着一份超脱与淡定。这里所谓“仙根”指的是那些坚韧不拔、能够承受严寒考验的植物,比喻诗人内心的强韧。而“携囊步繁阴”则表达了即便是在阴冷潮湿中,诗人依然愿意带着简单的行囊,去体验和感悟这个世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秋景图,更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叶茵
朝代:宋   字:景文   籍贯:吴江笠泽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猜你喜欢

闻雁

去岁龙沙人射雁,今年蓟野雁书人。

一般剪烛吟行帐,几个冲烟度远津。

月色写空珠露白,沙痕涨浦縠波新。

衡阳此去来应速,好带洞庭湖上春。

(0)

秋夜有作

银汉静无声,芳丛露华白。

寒蛩语其根,唧唧闻瑶席。

素月流松间,金籁度窗隙。

欹枕怀治安,岂作悲秋客。

(0)

秋晚闻蝉

向晚蝉声沸,临秋却有情。

流音金籁急,照影夕阳横。

兴永方抽管,听馀似奏笙。

独怜争嘒嘒,也解惜朱明。

(0)

学字

长夏清且閒,朝回憩池馆。

蕙风拂桃笙,鹅溪挥玉管。

淡淡墨池云,叠叠来禽版。

羲献去已遥,颜柳真迹罕。

追摹消永昼,徘徊作清伴。

学敬语堪味,笔正规尤善。

(0)

过广通寺·其一

门隐松篁天雨华,驱车偶过梵王家。

山僧想是萧閒甚,古鼎敲烟自煮茶。

(0)

三月初四日癸亥耕耤礼成有作·其五

一垡耕馀看九三,庶人终亩尽东南。

周官法度犹然在,麟趾关雎化却惭。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