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龙沙人射雁,今年蓟野雁书人。
一般剪烛吟行帐,几个冲烟度远津。
月色写空珠露白,沙痕涨浦縠波新。
衡阳此去来应速,好带洞庭湖上春。
去岁龙沙人射雁,今年蓟野雁书人。
一般剪烛吟行帐,几个冲烟度远津。
月色写空珠露白,沙痕涨浦縠波新。
衡阳此去来应速,好带洞庭湖上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往与当前情境的对比思考,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首联“去岁龙沙人射雁,今年蓟野雁书人”运用了巧妙的双关手法,“射雁”与“书人”形成鲜明对照,既指过去一年中人们在辽阔的龙沙之地射杀大雁,也暗喻了诗人自己在过去的一年中的经历和感受;而“今年蓟野雁书人”则转而描述了雁群在蓟野书写着诗人的思绪,寓意着时间的流转和个人情感的变化。
颔联“一般剪烛吟行帐,几个冲烟度远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通过“剪烛”这一动作,展现了诗人夜晚在帐篷内独自吟诗的情景,而“冲烟度远津”则描绘了雁群穿越烟雾,飞向远方的画面,两者虽形式相似,但所承载的情感和景象却截然不同,一个孤独,一个自由。
颈联“月色写空珠露白,沙痕涨浦縠波新”将画面转向自然景观,月光下的露珠闪耀着珍珠般的光芒,沙滩上的痕迹在涨潮的河浦上留下了新的波纹,这些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隐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新生事物的期待。
尾联“衡阳此去来应速,好带洞庭湖上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提到从衡阳到洞庭湖的行程虽然快速,但他希望这趟旅程能带来春天的气息,寓意着无论旅途如何匆忙,都希望能收获美好的事物,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自然与人文,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空间、情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
溪风拂拂卷征衣,溪上攀辕恨马迟。
蝗不入闽今已矣,碑无留岘古求之。
泉知送客声犹咽,烛昧留人泪谩垂。
愿速长沙还贾谊,为公江上斩鲸鲵。
流莺一去无消息,燕怯春寒归未得。
绿窗清昼静无人,似把衷情诉知识。
上苑东风二月春,淡黄杨柳初成阴。
解将一片无情舌,学尽百般能语禽。
红英紫萼纷如雪,万姹千娇总饶舌。
莫嫌花外太啁啾,默默难酬好时节。
须臾绿暗红亦稀,伯劳杜宇鹰鹯飞。
更兼猎弋恣罗网,卷舌不语全毛衣。
堪嗟国士徒切直,不似幽禽明语默。
何如钳口归山林,莫问燕南并越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