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天为大,中间地次之。
成功付诸子,父母似无为。
万物天为大,中间地次之。
成功付诸子,父母似无为。
这是一首充满了儒家思想色彩的诗,体现了古人对于天道、自然和家庭责任的看法。"万物天为大"一句直接点出了宇宙观念中的最高原则,即天是最大的,是一切的根本。而"中间地次之"则表明了在这个宇宙体系中,地球处于从属的地位,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接下来的"成功付诸子,父母似无为"表达的是古代中国对于家庭责任和教育后代的重视。这里的"成功"指的是事业、学问等方面的成就,而"付诸子"则意味着将这些成就传承给下一代。最后的"父母似无为",体现了儒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即通过教导和引导,让后代自然而然地成长和成功,而不是通过强制手段。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于宇宙、自然与人生价值观的深刻理解,也反映出古代中国社会对家庭教育和责任感的高度重视。
未上十八滩,无雷长震荡。
入滩挟暮雨,不闻雷在上。
喧豗壁立中,万险集奔浪。
溪声与篙力,莫敌孤蓬壮。
上滩如上山,悬流陡寻丈。
轻帆平掠波,燕尾游丝飏。
平生慕远游,此行多感怆。
悠悠东南流,英雄日凋丧。
文沙沉雁字,奇峰捲龙状。
回首鱼梁城,山鬼窥乘障。
滩寒短蓑冷,添衣禦秋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