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昌叔赋雁奴》
《同昌叔赋雁奴》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雁雁无定栖,随阳以南北。

嗟哉此为奴,至性能恳恻。

人将伺其殆,奴辄告之亟。

举群寤而飞,机巧无所得。

夜或以火取,奴鸣火因匿。

频惊莫我捕,顾谓奴不直。

嗷嗷身百忧,泯泯众一息。

相随入矰缴,岂不听者惑。

偷安与受绐,自古有亡国。

君看雁奴篇,祸福甚明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chāngshūyàn
sòng / wángānshí

yànyàndìngsuíyángnánběi

jiēzāiwèizhìxìngnéngkěn

rénjiāngdàizhégàozhī

qúnérfēiqiǎosuǒ

huòhuǒmínghuǒyīn

pínjīngwèizhí

áoáoshēnbǎiyōumǐnmǐnzhòng

xiāngsuízēngjiǎotīngzhěhuò

tōuānshòudàiyǒuwángguó

jūnkànyànpiānhuòshènmíngbái

注释
雁雁:大雁。
无定栖:没有固定的栖息地。
随阳:跟随阳光。
奴:奴隶。
至性能恳恻:虽然卑微但内心深感痛苦。
伺:等待。
殆:危险。
告之亟:提前告知。
群:群体。
机巧:计谋。
无所得:无法得逞。
火取:用火光诱捕。
匿:隐藏。
频惊:频繁惊吓。
莫我捕:难以被捕获。
嗷嗷:哀鸣。
泯泯:满心忧虑。
矰缴:箭矢和网罗。
惑:疑惑。
偷安:贪图安逸。
受绐:被欺骗。
亡国:国家衰亡。
雁奴篇:关于雁奴的故事。
翻译
大雁没有固定的栖息地,随着阳光的移动在南北之间迁徙。
哎,这就像奴隶的命运,尽管卑微但内心却深感痛苦。
人们想要捕捉它们,但奴隶总是提前告知,使它们得以逃脱。
当群体察觉危险时一起飞起,人类的机谋无法得逞。
夜晚有人用火光诱捕,但奴隶会发出警报让它们躲藏。
频繁的惊吓使它们难以被捕获,人们反而怀疑奴隶的忠诚。
大雁们哀鸣,满心忧虑,只有一息尚存。
它们被射入箭矢和网罗,这怎能不让人疑惑。
贪图安逸和被欺骗,自古以来就是国家衰亡的原因。
请细读这关于雁奴的故事,其中的祸福之道显而易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哀艳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寓意。从字里行间,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弱者的同情。诗中的"雁雁无定栖"象征着那些没有固定归宿、漂泊不定的下层民众,他们随波逐流,无处安身。这也映射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困苦的现实。

"嗟哉此为奴,至性能恳恻"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些弱者的深切同情。他们如同奴仆一般,被迫在严苛的环境中求生存,表现出一种悲凉的情感。

而"人将伺其殆,奴辄告之亟"则揭示了权力与弱势群体之间的矛盾。那些掌握权力的人总是时刻关注着这些弱者的动向,以防他们产生任何反抗之举。而这些弱者为了生存,只能小心翼翼地告知自己的处境,生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举群寤而飞,机巧无所得"中,诗人通过雁鸟集体飞行却无法得到任何实际利益的比喻,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智慧和努力未能得到相应回报的感慨。夜晚使用火光捕捉雁奴的场景,更是强化了这种无力感。

"频惊莫我捕,顾谓奴不直"则反映出弱者的处境,尽管他们不断地受到惊吓,但依旧被视为不忠诚,这种偏见和误解让人感到悲哀。

诗歌最后两句"相随入矰缴,岂不听者惑。偷安与受绐,自古有亡国"则指出那些追求暂时的安逸和接受虚假的安慰的人们,最终可能会导致国家的灭亡。这种深刻的历史洞察力是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剖析。

整首诗通过雁奴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于底层民众的悲哀和对统治阶级的批判,同时也警示着读者要警惕那些貌似安稳却实则危机重重的社会现象。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句·其一

病与西湖绝半年。

(0)

官田之集翁聘君失期陈伯寿赋诗率尔次韵

好水不厌阔,好风不厌凉。

况有十顷荷,荷风媚波光。

主人昔谓余,此境不可忘。

举觞集群英,期以朝未央。

清欢遣丝竹,善谑停优倡。

快若鱼脱网,适比鸳在梁。

搴芳衣履湿,饮渌肌骨香。

操觚赋相联,妙续楚九章。

苦吟堕饥蝉,巧咏发轻簧。

常胜或倒戈,突出或擅场。

或峙而遽蹴,或抑而载扬。

所欠独巨翁,不使人意强。

孱衲尔何为,竭飒立在傍。

有间众稍默,谈辩忽汪洋。

夕风亦损荷,万事付叵量。

(0)

送周端常之建康

高名闻已久,方策有文雕。

接得诗人信,知从谏议招。

住遥劳枉刺,去速恨移桡。

何处逢黄菊,秋风故六朝。

(0)

再用前韵集句·其四

闻道骑鲸游汗漫,寄书因见雁南征。

他年一舸鸱夷去,莫羡抟风起北溟。

(0)

八声甘州.燕山雪花

渺平沙、莽莽海风吹,一寒气崔嵬。

耿长天欲压,河流不动,云湿如灰。

帝敕冰花剪刻,飞瑞上燕台。

马上行人笑,万玉堆豗。

滉漾天街晴昼,料酒楼歌馆,都是春回。

喜丰年有象,贺表四方来。

仗下貂裘茸帽,拥千官、齐上紫金杯。

明朝起,江南驿使,来进宫梅。

(0)

句·其二

一条横截红尘断,几曲遥通紫禁深。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