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苏黄门子由·其三》
《挽苏黄门子由·其三》全文
宋 / 王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静者宜膺寿,胡为忽梦楹。

伤嗟见行路,优典识皇情。

徒泣巴山路,终悲蜀道程。

弟兄仁达意,千古各垂名。

(0)
注释
静者:指安静、有德行的人。
膺:承受,获得。
忽:突然。
梦楹:梦见墓前的楹联,象征死亡或怀念。
伤嗟:叹息,感慨。
行路:行人,比喻世人。
优典:深沉的哀怜,皇情:皇帝的情感。
徒泣:空自哭泣,无济于事。
巴山:地名,蜀道的一部分。
蜀道:著名的险峻山路,代指艰难困苦。
仁达:仁爱通达,有仁义之心。
垂名:流传后世,留下名声。
翻译
安静的人应得长寿,为何突然梦见墓前的楹联。
感叹路上行人的遭遇,体会到皇帝的哀怜之情。
徒然在巴山路上哭泣,最终对蜀道的艰难感到悲伤。
兄弟们仁爱通达,他们的美德将永远流传千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巩的《挽苏黄门子由(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之情和不舍之意。

"静者宜膺寿,胡为忽梦楹。" 这两句通过对比静谧生活与突如其来的死亡,抒发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膺"在这里指的是安享天年,而"梦楹"则是死去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的感慨。

"伤嗟见行路,优典识皇情。"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故人的怀念之情。"伤嗟"表达了哀痛的情绪,而"优典识皇情"则是在赞美亡友的高尚品格和深厚情谊。

接下来的"徒泣巴山路,终悲蜀道程。" 表现了诗人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所产生的感伤之情。这里的"巴山路"和"蜀道程"都是古代难行的道路,常被用来形容人生旅途的艰辛与长久。

最后两句"弟兄仁达意,千古各垂名。" 表现了诗人对于亡友兄弟情谊的赞美,以及这种情谊将会流传千古,不会随时间而消逝。这也反映出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感和不忘旧交的高尚品格。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生命易逝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亡友深切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其品德的高度赞扬。

作者介绍

王巩
朝代:宋

宋大名莘县人,字定国,自号清虚。王素子。神宗时历官太常博士,坐与苏轼游,谪监宾州盐酒税。司马光执政,为宗正寺丞,旋通判扬州。哲宗末,坐事编管全州。徽宗时,列名元祐党籍。生平练达世务,好臧否人物,议论时政,屡遭贬逐。诗文为苏轼兄弟所推重。有《闻见近录》、《甲申杂记》、《随手杂录》。
猜你喜欢

己未九日,对菊大醉,戏作四首

老夫爱此黄金蕊,儿子须将白酒赊。
直到残阳下天去,更添灯火照欹斜。

(0)

邹园十咏 钓矶

白石自团团,春流亦漾漾。
闲沤两边至,轻丝风外扬。
既寡羡鱼情,还闻濯缨唱。
嗟彼磻上翁,投竿复何向?

(0)

邹园十咏 桃蹊

繁花亦何言,人至迹愈显。
因石自高下,缘源屡回转。
莺啼阴久匝,雨霁苔犹浅。
渔父欲问津,烟中闻鸡犬。

(0)

过黄耳墓有感(陆士衡在洛被祸时,寄书犬也

黄耳墓前春日迟,柳条花萼正参差。
多才已逐浮云去,异物犹令后代思。
顾养有恩终不背,交游何事独相欺。
春风绿酒人皆醉,落日孤舟自咏诗。

(0)

春日溪上书怀(丙申岁)

溶溶春水杂蒹葭,袅袅晴风度落花。
小巷几时佳客至,新诗独向野人夸。
未闻汗马收诸国,且逐闲鸥坐浅沙。
春色酒杯俱在眼,底须辛苦欲还家。

(0)

口号一首(丁酉岁作)〗

白沙乡里今年熟,清酒家家味颇醇。
明日杖藜行处醉,只愁齁睡恼比邻。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