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碧修眉固自奇,只愁门外苦喧卑。
要知心迹双清处,须待人稀月上时。
澄碧修眉固自奇,只愁门外苦喧卑。
要知心迹双清处,须待人稀月上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留题文氏双秀亭三首(其三)》。诗中,诗人以“澄碧修眉”比喻文氏双秀亭的秀美,形容其如同女子明亮修长的眉毛般清新脱俗。接下来,“只愁门外苦喧卑”表达了诗人对亭子周围环境嘈杂的忧虑,希望能有一个宁静清幽的氛围来欣赏亭子的美。
诗人进一步强调,想要真正领略到内心的纯净和景色的高洁,需要在人少月明之时,也就是在夜晚或者人们较少打扰的时候。这句诗寓含了诗人对于独处静思、品味自然之美的向往,也体现了古代文人追求心灵与自然合一的审美情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文氏双秀亭的美景,以及对理想环境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宁静雅致生活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独特理解。
碧云数亩湘江曲,谁种江干万枝玉。
枝枝散影落晴波,波光掩映林光绿。
有时飒飒来清风,不比金谷飘春红。
翠凤辞巢鸣舜日,苍虬捲雾腾遥空。
岩岩巨石苔花紫,砥柱中流俨如许。
障断红尘半点无,六月坐来不知暑。
远峰天际青螺浮,蒋径嶰谷轻烟收。
山中定有脱俗者,可似当年王子猷。
子猷一去今千载,此君清致依然在。
冰霜万壑岁寒时,劲节虚心终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