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盖地未全销,腊去春来又几朝。
家近禁城银铸戺,舟横野渡玉铺桥。
我居斋馆心如洗,君倚吟床思欲飘。
灯下喜闻三白调,愿将嘉瑞献中朝。
天花盖地未全销,腊去春来又几朝。
家近禁城银铸戺,舟横野渡玉铺桥。
我居斋馆心如洗,君倚吟床思欲飘。
灯下喜闻三白调,愿将嘉瑞献中朝。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之际,雪花覆盖大地的景象,以及诗人与友人在东园咏雪的情景。首联“天花盖地未全销,腊去春来又几朝”以“天花”比喻雪花,生动展现了雪花满天、覆盖大地的壮丽景象,同时点明了季节更替,从冬至春的过渡。颔联“家近禁城银铸戺,舟横野渡玉铺桥”运用比喻手法,将雪花比作白银和美玉,形象地描绘出雪后景色的洁白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高雅与宁静。
颈联“我居斋馆心如洗,君倚吟床思欲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宁静,以及与友人共同欣赏雪景时的思绪飘逸,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尾联“灯下喜闻三白调,愿将嘉瑞献中朝”则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景象的喜爱之情,并表达了将这份吉祥之兆献给朝廷的愿望,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与祝愿。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冬去春来、雪后美景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既富有自然之美,也蕴含着人文关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太初一点,本灵明、元自至纯无亲。
执着些儿千里远,悟得只消时霎。
方寸中虚,纤尘不立,何用调庚甲。
承当得去,目前方信无法。
个中显诀难传,无名可唤,贵在心通达。
信手拈来君荐取,无罅岂容针*。
人我山头,是非海里,更要知生杀。
养其无象,忘形灵地开发。
观复工夫,要默默、存存固守。
静极中一动,便通玄牡。
惚恍中间情合性,虚无谷里奇投偶。
我今将、向上祖师机,为君剖。
说话底,非干口。
把物底,非干手。
那没脚童儿,会翻筋斗。
解得个些奇特处,自然勘破无中有。
问西来、的的意云何,擘鼻*。
成仙捷径,在玄关、一窍四通八达。
说与学人先立志,悟后只消时霎。
可笑迷徒,不求师指,执着旁门法。
般精般气,到头都是兜搭。
争知大道堂堂,坦平蓦直,也要师开发。
会得善行无辙迹,玄牝自然开阖。
一念无生,谷神不死,九转功周币。
脱胎归去,大罗天上行蹋。
好睡家风,别有个、睡眠三昧。
但睡里心诚,睡中澄意。
睡法既能知止趣,便于睡里调神气。
这睡功、消息睡安禅,少人会。
身虽眠,性不昧。
目虽睡内不闭。
向熟睡中间,隐帖帖地。
一枕清风凉彻骨,梦于物外闲游戏。
觉来时、身在广寒宫,抱蟾睡。
雷在地中复,山下出泉蒙。
明斯二理,自然造化合玄同。
密密至虚守静,便见无中妙有,九穷一齐通。
直下承当去,个是主人公。
莫着无,莫着有,莫着空。
疑团打就,只今突出妙高峰。
拨置纷纷外境,收拾灵灵底个,生化了无穷。
毕竟作么道,日向岭东红。
学佛学仙,参禅穷理,不离玄牝中间。
可怜迷谬,往往□相瞒。
一味寻枝摘叶,徒坐破、几个蒲团。
堪伤处,外边寻觅,笑杀老瞿昙。
些儿真造化,诚能亲见,胆冷心寒。
定庵高士,好向定中参。
看破娘生面目,把从前、学解掀翻。
真空透,髑髅迸破,真主自离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