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风动春草,落日照横塘。
重台荡子妾,黄昏独自伤。
烛映合欢被,帷飘苏合香。
石墨聊书赋,铅华试作妆。
徒令惜萱草,蔓延满空房。
朝风动春草,落日照横塘。
重台荡子妾,黄昏独自伤。
烛映合欢被,帷飘苏合香。
石墨聊书赋,铅华试作妆。
徒令惜萱草,蔓延满空房。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女子在黄昏时分的孤独与哀愁。开篇“朝风动春草,落日照横塘”,以自然景象起兴,春风吹拂着嫩绿的草地,夕阳洒在蜿蜒的水塘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重台荡子妾,黄昏独自伤”直接点明了主题,女子作为荡子(即游子)的妾,在黄昏时分独自感伤,情感深沉而真挚。
“烛映合欢被,帷飘苏合香”两句,通过烛光映照在合欢被上,帷幔随风飘动,散发出苏合香的香气,进一步渲染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合欢被和苏合香都是象征着爱情与美好的事物,但在女子眼中却成了触目惊心的孤独象征。
“石墨聊书赋,铅华试作妆”则展现了女子试图通过书写和化妆来排遣心中的苦闷,但这些行为只是暂时的慰藉,无法真正驱散内心的忧伤。最后,“徒令惜萱草,蔓延满空房”一句,以萱草(又名忘忧草)的生长比喻女子的孤独与哀愁,即使萱草再怎么茂盛,也无法填补她内心的空虚和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女子内心活动的细腻描绘,深刻地表达了南北朝时期女性在特定情境下的孤独、哀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曲曲溪流叠叠山,稻塍高下路回环。
晓暾初射林霏落,一道炊烟紫翠间。
大雅久不作,正音寂无闻。
金门栖霞仙,派续修水濆。
学海障鲸波,笔力杠龙文。
我诵锦囊句,十年思见君。
相逢一杯酒,和气蒸春云。
去我鼻端垩,君其挥郢斤。
羊坂路岐险,燕巢生计疏。
萍蓬三尺剑,衣钵一床书。
叶露泣金井,檐牙挂玉钩。
魂清了无寐,诗思不禁秋。
汉天云静,望一星飞过,湘南湘北。
当是郴山猿鹤梦,唤起日边消息。
羽扇纶巾,浩然乘兴,此意无人识。
扁舟千里,但闻清夜横笛。
记得天上人间,去年今日,曾作称觞客。
明月风烟依旧似,只觉蓬莱悬隔。
更恐明朝,诏黄飞下,趣驾冲霄翼。
衮衣剑履,望公长在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