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四月如春月,景物暄妍宿雨晴。
仙苑名花裁罥蝶,御堤芳树始流莺。
平林翠幕褰风飏,落日红妆照水明。
自幸太平多乐事,共将弦管寄欢情。
燕郊四月如春月,景物暄妍宿雨晴。
仙苑名花裁罥蝶,御堤芳树始流莺。
平林翠幕褰风飏,落日红妆照水明。
自幸太平多乐事,共将弦管寄欢情。
这首诗描绘了四月燕郊的春景,细腻而生动。开篇“燕郊四月如春月,景物暄妍宿雨晴”,以“如春月”形容四月的燕郊,既突出了季节的温暖,又营造了一种如梦似幻的氛围。接着,“景物暄妍宿雨晴”点明了雨后的清新与明媚,展现出大自然在雨水洗礼后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
“仙苑名花裁罥蝶,御堤芳树始流莺”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名花比作裁剪而成的,吸引着蝴蝶翩翩起舞;御堤上的树木开始吸引黄莺歌唱,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画面。
“平林翠幕褰风飏,落日红妆照水明”则进一步渲染了景色的壮丽与和谐。翠绿的树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自然界的帷幕被轻轻掀开;而当夕阳西下,其余晖映照在水面上,如同女子的红妆般明亮,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美。
最后,“自幸太平多乐事,共将弦管寄欢情”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安定、生活富足的庆幸之情,以及与友人共享欢乐的喜悦。通过诗歌,不仅展现了四月燕郊的美丽风光,也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和平盛世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烦君遣信问何如,霖雨无人叩陋居。
孰信着绵当夏半,自惊伏枕已旬馀。
百年未办书传后,一壑犹欣服返初。
处约得衰更多病,从今誓与酒杯疏。
身轻更觉马蹄轻,倦听昕堂讲鼓声。
示病早能效摩诘,赋归真复继渊明。
食租近郭膏腴足,卜筑依山爽垲成。
疾寄新诗似怜我,弃田捐宅不聊生。
羁角朋从饰帨觿,成人可更戏桐圭。
万钧致力终能举,一字争工未易题。
鲁颂向来睎考父,雩风元自异公西。
长江破浪输君手,肯学村船逆上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