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谢夏自然见寄四首·其一》
《次韵谢夏自然见寄四首·其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与子俱逢掖,寒瓢共碧流。

歙今全似鲁,睦亦盛于邹。

竹屋南溪外,风帆古渡头。

相寻欠相遇,遄复堕音邮。

(0)
翻译
你我一同来到这衣带垂下的地方,共享寒冷的瓢中清水。
如今这里如同古代的鲁国,和睦的气氛胜过昔日的邹邑。
在南溪边的竹屋里,古老的渡口旁扬起了风帆。
遗憾的是未能相遇,只能迅速通过书信传达问候。
注释
与子:你我。
俱:一起。
逢掖:衣带垂下的地方,指学府或读书人聚集的地方。
寒瓢:寒冷的瓢,形容生活清苦。
碧流:清澈的流水。
歙今:如今的歙县。
全似:完全像。
鲁:古代的鲁国,文化繁荣之地。
睦亦:和睦也。
邹:古代的邹国,以礼仪著称。
竹屋:竹制的小屋。
南溪:南方的溪流。
古渡头:古老的渡口。
相寻:寻找对方。
欠:遗憾。
相遇:面对面相见。
遄复:迅速地。
堕音邮:通过书信传递信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次韵谢夏自然见寄四首(其一)》。诗中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美好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与子俱逢掖,寒瓢共碧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在田野劳作的情景,“掖”指的是耕地时翻转泥土,“寒瓢”则是清晨取水的工具,而“碧流”则形容河水的清澈。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歙今全似鲁,睦亦盛于邹。" 这两句通过古代文化名邦——鲁国、邹国的繁荣昌盛来比喻当前的景象,表达了一种美好时光难以忘怀的情感。

"竹屋南溪外,风帆古渡头。" 这里诗人描绘了自己居住的环境,是一所位于南溪之外的竹屋,并且提到了古老的渡口和飘动的风帆。这两句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隐逸田园的意境。

"相寻欠相遇,遄复堕音邮。"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相互思念和寻觅之情,但又常常感到难以相见,只能通过书信来传递彼此的声音和心声。这不仅流露出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也反映出当时通信不便带来的隔阂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朋友深厚的情谊。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答陈澄江佥事村居韵八首·其二

昔岁理人术,今朝种树书。

太恩番是累,非种亦须锄。

身老兼栽药,家贫待畜鱼。

求羊还愧我,肯许叩精庐。

(0)

庚子岁海印寺再举同年会纪事四首·其四

梵宫邻帝苑,长此集儒绅。

槛外诸天界,尊前四海人。

星霜别后鬓,花月向来春。

且共摅筹策,云台早致身。

(0)

双寿图歌为叚翁作

是谁写此大椿树,爪牙缩张相攫吞。

轮菌偃蹇据绝壁,气凌万木皆儿孙。

似鼻似口挺奇干,半枯半嫩蟠灵根。

千年神物照魑魅,满山精怪争崩奔。

树上悬泉始一线,飞洒树里成千片。

匡庐瀑布不可寻,忽向今朝眼中见。

立石复似五老峰,云气模糊露头面。

可怜此树与云石,苍然一色谁能辨。

石间异草何其多,紫芝伏兔森交罗。

仙萱自是百草长,绯葩翠叶呈婀娜。

上承老树赖嘉荫,亦如松柏挂女萝。

萧然相伴岁月晚,长养齐沾雨露和。

吾乡叚翁住东郭,夫妻七十鬓未秃。

翁家犹子擅丹青,手挥绢素为翁祝。

一枝一茎亦有情,五百春秋递相续。

请翁披图应自笑,形固可使如槁木。

(0)

丹阳别王道思三首·其三

书生多落魄,羡子最逢时。

绣服官方显,青衿职所司。

铸人称道术,倚马见文辞。

徒抱弹冠意,迂疏自可嗤。

(0)

满江红

炎暑方阑,忽惊眼、庭前一叶。

报新秋、蝉鸣深树,日暮悲切。

叹息人世千年事,空老却英雄豪杰。

□□□、□□□□□,□□□。门掩后,孤灯灭。

圜窗照,清夜月。静思量,教人愁肠结。

几时恩诏归田里,丝纶随处少遮迾。

莫道他、渭水子牙翁,胸臆别。

(0)

哭华州张处士

寿享人间八十年,全归正寝是升天。

可怜一掬囚中泪,不到先生坟土前。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