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论枝上粟团黄,且喜篱边珍颗香。
若使唐家妃子见,料应误摘醉中尝。
莫论枝上粟团黄,且喜篱边珍颗香。
若使唐家妃子见,料应误摘醉中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荔枝和菊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莫论枝上粟团黄"一句,以轻巧的笔触勾勒出荔枝成熟的样子,"粟团黄"形象生动,色彩鲜明,读者仿佛能嗅到果实的甘甜。
"且喜篱边珍颗香"则转而描绘菊花的美丽,"篱边"二字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而"珍颗香"则突出了菊花小巧而珍贵的特点。诗人对这些自然景物的喜爱和欣赏,通过这两句诗传达得淋漓尽致。
最后两句"若使唐家妃子见,料应误摘醉中尝"则是一种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诗人假设如果让古代贵族女性看到这种美景,她们可能会在醉酒的情况下误摘果实来品尝。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丰富想象力,也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享受。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清新脱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
道人西岳来,气与秋争晓。
读书如壁月,罅隙必委照。
当从贤俊游,运斤端得妙。
傥明句中眼,王良控騕袅。
嗟余老渐衰,绿发亦加少。
喜君解妙处,见博而知要。
录余一千篇,正可付一笑。
同归漳水垠,乘月答清啸。
睡起山花开,脱履万事了。
我昔游东吴,曾过南山寺。
一识山中人,知是黄龙子。
超然精悍姿,晓日出尘滓。
坐令平生怀,未吐心已死。
别来今十载,岁月乃如此。
近闻归南都,老色更丰美。
遥知君见时,机妙乳生水。
道眼真鹅王,拣辨不容拟。
应怪纳饭师,赶逐倒脱履。
万象争惊吁,虚空笑启齿。
却归下板头,破衲蒙冻耳。
他日重相逢,烦君再指似。
春风著万物,粉饰相明鲜。
雪霜摧压之,不情如世权。
问谁不可犯,揖此苍玉椽。
斫头未易屈,抢地犹傲然。
相逢凋零中,秀色披晴烟。
陈侯我辈人,逸气倾群贤。
开轩冷相向,酬酢忘岁年。
我来作风听,夜雨杂山泉。
携被愿假宿,与子对床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