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黉三组归去来,绣衣朱毂胡为哉。
富贵薰天无足道,人间至乐归老莱。
青衫随分当綵衣,阿母一笑生儿痴。
笋生雪底冰下鱼,此事惟有天公知。
吾母今年五十馀,襟期正与君母俱。
双瞳点漆发未白,画堂茅舍各自如。
何时两母俱徜徉,安舆来往陈壶觞。
因观吾庐戏綵章,就赋君家拜荣堂。
银黉三组归去来,绣衣朱毂胡为哉。
富贵薰天无足道,人间至乐归老莱。
青衫随分当綵衣,阿母一笑生儿痴。
笋生雪底冰下鱼,此事惟有天公知。
吾母今年五十馀,襟期正与君母俱。
双瞳点漆发未白,画堂茅舍各自如。
何时两母俱徜徉,安舆来往陈壶觞。
因观吾庐戏綵章,就赋君家拜荣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母亲对子女的深切关怀以及家人团聚的情景。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充满了温馨与喜悦之情。
“银黉三组归去来,绣衣朱毂胡为哉。”开篇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位女性的形象,她可能是一位母亲或妻子,银黉指的是精美的刺绣,三组归去来则是她勤劳地回到家中。绣衣朱毂胡为哉,则是在描述她的装扮和高贵的马车,这里流露出诗人对这位女性身份尊贵的描写。
“富贵薰天无足道,人间至乐归老莱。”表达了对于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超然,以及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富贵薰天指的是荣华富贵,但诗人认为这些并不重要;人间至乐归老莱则是说在家中与亲人团聚才是最大的幸福。
“青衫随分当綵衣,阿母一笑生儿痴。”这里的青衫可能代表着平凡而简单的生活,而绣衣则是对母亲身份的再次强调。阿母一笑生儿痴,则充满了深情,表达了孩子对于母亲笑容的依恋。
“笋生雪底冰下鱼,此事惟有天公知。”这一句则是在描写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景,笋指的是竹笋,即竹子在水中的倒影,生于雪底冰下,则是描述一种难得一见的自然美景,这里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高洁和神秘。
“吾母今年五十馀,襟期正与君母俱。”诗人提及自己的母亲已经年过半百,而这个年龄恰好与友人的母亲相仿。
“双瞳点漆发未白,画堂茅舍各自如。”这里的双瞳指的是眼睛,点漆则是描绘出眼角的细致之处,表示诗人对母亲容颜依旧的赞美;而画堂茅舍,则是在描述家中的温馨与和谐。
“何时两母俱徜徉,安舆来往陈壶觞。”诗人表达了希望两位母亲能够一起享受家庭的幸福,安舆则是形容一种舒适的交通工具,而陈壶觞则是在描述家中的宴席和欢乐。
最后,“因观吾庐戏绣章,就赋君家拜荣堂。”诗人因为观看自己的小屋中母亲的刺绣作品,感到欣慰之情而前往友人的家中拜访他们的荣堂,这里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种深厚的家庭情怀与人际关系。
常爱夏阳县,往年曾再过。
县中饶白鸟,郭外是黄河。
地近行程少,家贫酒债多。
知君新称意,好得奈春何。
翼翼高旌转,锵锵凤辇飞。
尘销清跸路,云湿从臣衣。
白羽摇丹壑,天营逼翠微。
芳声耀今古,四海警宸威。
一水终南下,何年派作沟。
穿城初北注,过苑却东流。
绕岸清波溢,连宫瑞气浮。
去应涵凤沼,来必渗龙湫。
激石珠争碎,萦堤练不收。
照花长乐曙,泛叶建章秋。
影炫金茎表,光摇绮陌头。
旁沾画眉府,斜入教箫楼。
有雨难澄镜,无萍易掷钩。
鼓宜尧女瑟,荡必蔡姬舟。
皋著通鸣鹤,津应接斗牛。
回风还潋潋,和月更悠悠。
浅忆觞堪泛,深思杖可投。
秪怀泾合虑,不带陇分愁。
自有朝宗乐,曾无溃穴忧。
不劳誇大汉,清渭贯神州。
有士当今重,忘情自古稀。
独开青嶂路,闲掩白云扉。
石累千层险,泉分一带微。
栋危猿竞下,檐迥鸟争归。
烟冷茶铛静,波香兰舸飞。
好移钟阜蓼,莫种首阳薇。
树密含轻雾,川空漾薄晖。
芝泥看只捧,蕙带且休围。
东郭邻穿履,西林近衲衣。
琼瑶一百字,千古见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