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席》
《即席》全文
唐 / 吴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家住丛台旧,名参绛圃新。

醉波疑夺烛,娇态欲沈春。

伴雨聊过楚,归云定占秦。

桃花正浓暖,争不浪迷人。

(0)
注释
家住:居住的地方。
丛台:古代的楼台名,这里泛指古老的地方。
名参:名字参与,比喻加入、列入。
绛圃:比喻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这里指有才华的人群。
醉波:酒醉后流转的眼神或风采。
夺烛:形容眼神明亮,仿佛能夺去烛光。
娇态:妩媚的姿态。
沈春:沉浸、陶醉在春天之中。
伴雨:伴随着春雨。
聊过楚:暂时经过楚地,聊作闲游之意。
归云:归途中的云彩,也暗指归隐之心。
定占秦:确定要停留在秦地,这里泛指北方。
桃花:盛开的桃花,象征春意盎然。
正浓暖:正值最浓烈、温暖的时候。
争不:怎能不。
浪迷人:使人陶醉、迷恋。
翻译
我家住在丛台这古老的地方,名声新近加入了有才华的行列。
酒醉后的风采仿佛能夺走烛光,娇媚的姿态似乎要沉醉整个春天。
伴随春雨我偶然经过楚地,归途的云彩注定笼罩着秦川。
此时桃花正开得茂盛而温暖,怎能不使人陶醉其中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春日景象。"家住丛台旧,名参绛圃新"表明诗人居所在一片古老的丛台之上,有着著名的花园。这两句不仅写出了环境的美丽,也透露出诗人的自豪和满足。

"醉波疑夺烛,娇态欲沈春"则是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醉波"形象地描述了水面上的微波,而"疑夺烛"则让人联想到光线在波光中闪烁,仿佛要把春天的温暖和柔美也照亮。"娇态欲沈春"表达了一种享受春色的悠然自得之情。

接下来的"伴雨聊过楚,归云定占秦"两句,则是对诗人游历心境的描写。这里的"伴雨"和"归云"都充满了动感,显示出诗人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而"占"字则透露出他对于所到之处的深刻体验。

最后,"桃花正浓暖,争不浪迷人"两句,是对春天中最美丽景象——桃花的赞美。"浓暖"形容了桃花盛开时的热烈和温馨,而"争不浪迷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美景难以抗拒的情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家园、自然美景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闲适自得、享受生活之美的意境。

作者介绍
吴融

吴融
朝代:唐   字:子华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850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猜你喜欢

太平林钝翁葺茅高卧处今为虎穴矣

为恋田庐寄此身,田庐何意久沈沦。

苦思骨肉愁无梦,自失山林老更贫。

倦马嘶声空识路,饥鹰侧翅紧随人。

祇疑误入桃源里,未许渔舟再问津。

(0)

台南竹枝词·其五

蜥蝪本无声,遍缘四壁鸣。

宵深闻嘎嘎,翻讶鸟支更。

(0)

太古巢即事·其十一

晴朝月夜最关怀,风雨来时景亦佳。

竹戛琅玕泉漱玉,梵音一洗太古谐。

(0)

台阳杂兴·其二

山势龙盘起木冈,我朝文教破天荒。

朝霞倒影翻红水,万派横流涌黑洋。

石出野田原有谶,金埋岩谷讵犹藏。

如何士卒开山路,辛苦难逢三保姜。

(0)

和邱仙根山长元韵

春风桃李簇花开,云海身亲洗眼来。

衣钵师传钦硕学,始知岩邑有澹台。

(0)

台南城外有开元寺甚幽静游毕题壁一诗

幽云遮野墅,飞雨过沧溟。

杰阁几人倚,晚涛同佛听。

烟蒸海气白,风闪寺灯青。

愿逐南飞鹤,高吟入杳冥。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