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古巢即事·其十一》
《太古巢即事·其十一》全文
清 / 陈维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晴朝月夜最关怀,风雨来时景亦佳。

竹戛琅玕泉漱玉,梵音一洗太古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多种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句“晴朝月夜最关怀”,表达了诗人对晴朗早晨和明月之夜的特别喜爱与关注,这两个时刻往往能展现出大自然最为宁静与美丽的面貌。

接着,“风雨来时景亦佳”一句,看似矛盾地将风雨与美景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强调了自然界中各种天气变化都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即便是风雨交加的时刻,也能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

“竹戛琅玕泉漱玉”描绘了一幅竹林与泉水相映成趣的画面。竹子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清脆的声音,如同玉石般悦耳;而泉水则潺潺流淌,仿佛是天籁之音,两者相互衬托,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

最后一句“梵音一洗太古谐”则以“梵音”象征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暗示在这样的自然美景中,心灵得到了净化,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高度统一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与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和精神升华的愿望。

作者介绍

陈维英
朝代:清

陈维英(1811~1869),字硕芝,又字实之,号迂谷,清淡水厅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少时受业于庠生黄德辉、举人陈六山、拔贡郑用鉴及其长兄陈维藻。道光二十五年(1845)任福建闽县教谕;咸丰元年(1851),台湾道徐宗干举为孝廉方正;咸丰九年(1859)乡试中举,授内阁中书。回籍后掌教于仰山、学海两书院。同治元年(1862),戴万生起事,因助饷捐得四品头衔,并获赏戴花翎。晚年建读书之处于剑潭畔,名曰「太古巢」,著有《乡党质疑》、《偷闲录》、《太古巢联集》等。
猜你喜欢

奉侍长庆老人高泉晚步诗示随行诸衲

早春乘兴午风温,树里行人望远村。

回首忽惊新客邸,乱坡如出旧郊原。

巍然硕果吾师在,蔚尔新枝若辈存。

溪鸟一鸣山尽绿,百年此日竟谁论。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六十二

一觉开门出,月明才四更。

江流浮夜色,石濑引秋声。

敛听忽何有,冥心合太清。

谁当更复忆,不可号无名。

(0)

送祖印之庐山

匡山不可到,到者即宜家。

我昔曾将母,君今欲学畬。

望湖千树里,入涧一峰斜。

深谷喜人至,烹泉话晚霞。

(0)

栖贤山居十首·其九

病骨怜秋夜,夜长不可眠。

久疏芦菔味,惭愧白云禅。

开户望霜月,随身过野田。

晴空山势耸,一雁入寒烟。

(0)

栖贤山居十首·其五

老病心逾澹,饥寒韵更偏。

独怜山月外,无计秋风前。

拾栗煨牛火,驱茅下麦田。

明朝重九日,容易度残年。

(0)

赠姚梦峡

世乱方知道,遐心滞草庐。

欲明今日事,莫误古人书。

独坐疏钟外,相携寒月初。

身名殊可已,鉴此百年馀。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