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乘兴午风温,树里行人望远村。
回首忽惊新客邸,乱坡如出旧郊原。
巍然硕果吾师在,蔚尔新枝若辈存。
溪鸟一鸣山尽绿,百年此日竟谁论。
早春乘兴午风温,树里行人望远村。
回首忽惊新客邸,乱坡如出旧郊原。
巍然硕果吾师在,蔚尔新枝若辈存。
溪鸟一鸣山尽绿,百年此日竟谁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陪同长庆老人在傍晚散步时所见的早春景色,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早春乘兴午风温,树里行人望远村”,开篇即以“早春”、“午风温”点明时节与气候,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树里行人望远村”一句,通过行人在树林中眺望远处村落的景象,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
颔联“回首忽惊新客邸,乱坡如出旧郊原”,转而写诗人回望时的惊喜。新客邸与旧郊原的对比,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新旧更替的自然规律。乱坡的景象仿佛是从过去的郊原中新生而出,寓意着生命与自然的循环不息。
颈联“巍然硕果吾师在,蔚尔新枝若辈存”,将视角转向长庆老人与年轻僧侣,通过“硕果”与“新枝”的比喻,表达了对长者智慧与年轻一代生机的赞美。巍然的硕果象征着长者的深厚学识与经验,而繁茂的新枝则代表了年轻僧侣们的活力与成长。
尾联“溪鸟一鸣山尽绿,百年此日竟谁论”,以溪鸟的一声鸣叫引发山色全绿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含了对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感慨。最后,“百年此日竟谁论”则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深思,引人回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以及对生命、成长与时间的哲思。
至正以来画山水,秘监何侯擅其美。
帝御宣文数召见,抽毫几动天颜喜。
有时诏许阅内储,名笔班班世所无。
王吴李范已心识,馀者山堆皆手摹。
海内画工亦无数,才似何侯岂多遇。
权门贵戚虚左迎,往往高堂起烟雾。
人间一笔不可得,门外车徒漫如织。
叶君使还亲集送,乘兴始肯留真迹。
于时在座总儒冠,王郑歌辞晚更妍。
岂无片语道离恨,见侯之画笔尽捐。
此画携归在乡县,万壑千岩眼中见。
却忆都门送别时,回头瞥睹西山面。
莫言短幅仅盈咫,远势固当论万里。
既似山河月里明,复同衡霍牖中起。
叶君眼力老愈光,爱之不减云锦章。
年来行橐尽抛弃,惟将此纸什袭藏。
何侯迁官定何处,有客披图正倾慕。
北骑南辕傥相值,烦君为我致毫素,请侯一写沧洲趣。
《题何监丞画山水歌》【元·戴良】至正以来画山水,秘监何侯擅其美。帝御宣文数召见,抽毫几动天颜喜。有时诏许阅内储,名笔班班世所无。王吴李范已心识,馀者山堆皆手摹。海内画工亦无数,才似何侯岂多遇。权门贵戚虚左迎,往往高堂起烟雾。人间一笔不可得,门外车徒漫如织。叶君使还亲集送,乘兴始肯留真迹。于时在座总儒冠,王郑歌辞晚更妍。岂无片语道离恨,见侯之画笔尽捐。此画携归在乡县,万壑千岩眼中见。却忆都门送别时,回头瞥睹西山面。莫言短幅仅盈咫,远势固当论万里。既似山河月里明,复同衡霍牖中起。叶君眼力老愈光,爱之不减云锦章。年来行橐尽抛弃,惟将此纸什袭藏。何侯迁官定何处,有客披图正倾慕。北骑南辕傥相值,烦君为我致毫素,请侯一写沧洲趣。
https://shici.929r.com/shici/HugDfnEkRF.html
舟行五宵旦,黑水乃始渡。
重险讵可言,忘生此其处。
紫氛蒸作云,玄浪蹙为雾。
柁底即龙跃,橹前复鲸怒。
掀然大波起,歘与危樯遇。
入水访冯夷,去此特跬步。
舟子尽号泣,老篙亦悲诉。
呼天天不闻,委命命何据。
川后幸戢威,风伯并收驭。
偶济固云喜,既往益增惧。
居常乐夷旷,蹈险忧覆坠。
出处愧宿心,祸福昧前虑。
皎皎乘桴训,用以慰情素。
时人买画千金传,一片好景真天然。
四时不用舒展看,翠娇绿润当窗前。
春三漠漠护煖雨,秋九惨惨啼苍烟。
槎牙古怪云雾暗,屈蟠偃蹇蛟龙缠。
初见疑是李将军,又似水墨王辋川。
米家无根与懞朣,安得活动全吾天。
明朝雨晴烟就敛,便欲设榻林间眠。
请回谷口俗士驾,幸勿惊我双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