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五宵旦,黑水乃始渡。
重险讵可言,忘生此其处。
紫氛蒸作云,玄浪蹙为雾。
柁底即龙跃,橹前复鲸怒。
掀然大波起,歘与危樯遇。
入水访冯夷,去此特跬步。
舟子尽号泣,老篙亦悲诉。
呼天天不闻,委命命何据。
川后幸戢威,风伯并收驭。
偶济固云喜,既往益增惧。
居常乐夷旷,蹈险忧覆坠。
出处愧宿心,祸福昧前虑。
皎皎乘桴训,用以慰情素。
舟行五宵旦,黑水乃始渡。
重险讵可言,忘生此其处。
紫氛蒸作云,玄浪蹙为雾。
柁底即龙跃,橹前复鲸怒。
掀然大波起,歘与危樯遇。
入水访冯夷,去此特跬步。
舟子尽号泣,老篙亦悲诉。
呼天天不闻,委命命何据。
川后幸戢威,风伯并收驭。
偶济固云喜,既往益增惧。
居常乐夷旷,蹈险忧覆坠。
出处愧宿心,祸福昧前虑。
皎皎乘桴训,用以慰情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渡过一片名为“黑水洋”的险恶水域的经历。诗中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黑夜中船只艰难航行的情景,水汽蒸腾成云,波涛汹涌如雾,仿佛龙跃鲸怒,形势极其危急。舟子和老篙都表现出恐惧和哀求,然而天神并未回应,生死悬于一线。
诗人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庆幸能侥幸渡过,但对未来的恐惧更深。他反思自己平日喜好开阔之地,如今面对险境则忧虑失足。诗中流露出对未知祸福的困惑,以及对自己选择的自省。最后,诗人以“皎皎乘桴训”来安慰自己,表明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内心的纯洁和坚定,以此来宽慰自己的情感。整首诗富有画面感,情感深沉,体现了元末明初戴良诗歌的独特风格。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