鹫岭高不极,延睇俯何宫?
城郭千年在,烟云万里通。
坐忘荣与利,行悟□将空。
愿假慈悲力,微资燮理功。
鹫岭高不极,延睇俯何宫?
城郭千年在,烟云万里通。
坐忘荣与利,行悟□将空。
愿假慈悲力,微资燮理功。
诗人以鹫岭之高为喻,表达对佛家超然物外的境界的向往。"延睇俯何宫"则是说远望眼前的景致,心中所思乃是一种精神上的归宿。"城郭千年在"表明的是物是人非,历史的沧桑巨变,城郭依旧,但其中的人事早已换了一茬又一茬。而"烟云万里通"则是说远方的烟云相连,如同心灵的沟通无远近。这两句交织出一种时空超越的意境。
接着,"坐忘荣与利,行悟将空"显示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看破与超脱。在静坐中,他忘却了荣华富贵与物质利益的诱惑;在行走中,他领悟到了万事皆空的禅理。这里的“坐”和“行”,可以理解为心灵修炼的两个层面,既有内在的静默体验,也有外在的行动领悟。
最后两句"愿假慈悲力,微资燮理功"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慈悲力量的向往和对其教义的实践。这里“愿假”即是希望能够借助佛法中的慈悲之心,而“微资燮理功”则是在说通过这种力量,虽能力有限,但也要尽力去修行、去理解世间真理。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内心的宁静超脱。
兹城实佳丽,飞甍自相并。
胶葛拥行风,岧峣閟流景。
御沟属清洛,驰道通丹屏。
湛淡水成文,参差树交影。
长门久已闭,离宫一何静。
细草缘玉阶,高枝荫桐井。
微微夕渚暗,肃肃暮风冷。
神行扬翠旗,天临肃清警。
伊臣从下列,逢恩信多幸。
康衢虽已泰,弱力将安骋。
祗召旋北京,守官反南服。
方舟析旧知,对筵旷明牧。
举觞矜饮饯,指途念出宿。
来晨无定端,别晷有成速。
颓阳照通津,夕阴暧平陆。
榜人理行舻,輶轩命归仆。
分手东城闉,发棹西江隩。
离会虽相杂,逝川岂往复。
谁谓情可书,尽言非尺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