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虞世已远,古道迷荆榛。
颓波逝不返,淳风荡无垠。
绮纨尚美䴡,布帛何足珍。
良烹侈玉食,菽粟难并论。
太朴日已散,弥文灭其真。
赵君抱冲素,持守思益敦。
笃行合前轨,秉志期忠纯。
清光迩禁闼,载笔联紫宸。
谠言怀激切,至诚谅斯存。
王风被寰宇,礼乐在弥纶。
永期赞隆治,薄俗斯还淳。
唐虞世已远,古道迷荆榛。
颓波逝不返,淳风荡无垠。
绮纨尚美䴡,布帛何足珍。
良烹侈玉食,菽粟难并论。
太朴日已散,弥文灭其真。
赵君抱冲素,持守思益敦。
笃行合前轨,秉志期忠纯。
清光迩禁闼,载笔联紫宸。
谠言怀激切,至诚谅斯存。
王风被寰宇,礼乐在弥纶。
永期赞隆治,薄俗斯还淳。
此诗《朴斋为给事赵文金赋》由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通过对历史变迁与社会风气的对比,表达了对古代淳朴风尚的怀念以及对赵文金坚守正直品行的赞美。
首句“唐虞世已远,古道迷荆榛”描绘了远古时代美好道德风尚的消失,比喻为荆棘丛生,暗示了社会风气的败坏。接着“颓波逝不返,淳风荡无垠”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化的不可逆性,淳朴之风已无法恢复到往昔的广阔天地中。
“绮纨尚美䴡,布帛何足珍”通过服饰的对比,指出人们更重视华丽而非实用,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扭曲。“良烹侈玉食,菽粟难并论”则以食物为例,说明奢侈的生活方式与简朴的饮食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物质追求的过度。
“太朴日已散,弥文灭其真”总结了社会风气的恶化,朴素的本质被繁文缛节所掩盖。“赵君抱冲素,持守思益敦”转向正面,赞扬赵文金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坚定的道德准则。
“笃行合前轨,秉志期忠纯”表明赵文金的行为符合古人之道,他的意志旨在忠诚与纯洁。“清光迩禁闼,载笔联紫宸”描述赵文金受到朝廷的重视,他的言论影响着高层决策。
“谠言怀激切,至诚谅斯存”强调赵文金的谏言充满激情与真诚,这是他品德的真实体现。“王风被寰宇,礼乐在弥纶”表达了赵文金的影响力广泛,他的行为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善。
最后,“永期赞隆治,薄俗斯还淳”寄托了对赵文金长期努力的期待,希望他能帮助社会回归到更加淳朴和谐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赞美了赵文金的高尚品质,并寄寓了对社会风气改善的美好愿望。
茅屋临江上,四面惟柴荆。
绿阴绕篱落,窗几一以明。
门前滩水急,日与白鸥盟。
不知何隐士,居此复何营。
朝来四山碧,晚际沙鸟鸣。
棋声度竹静,江深琴调清。
终携一尊酒,造门相对倾。
心期羲皇上,安用知姓名。
长忆故园秋色好,满篱霜菊炫宫黄。
无聊却向横江畔,笑倚西风觅暗香。
武节遵时训,神镳御素秋。
天风扫阊阖,星气射旄头。
士肃先庚令,民欢载路讴。
雷车翻蔺石,虻矢裂熊侯。
旌首疏千队,金声勒万驺。
较能观树槊,超力赏亭楼。
爽气生威武,皇欢入宴羞。
垂绅参注靺,凯乐间鸣球。
云梦谁夸猎,岐阳枉议蒐。
欲知神武世,七德共凝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