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随处见,层出更分明。
不用催灯火,天高月自生。
佛心随处见,层出更分明。
不用催灯火,天高月自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心境澄明的佛教修行境界。"佛心随处见,层出更分明"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领悟和内在的心灵感应,仿佛随时都能触摸到那份清净而深远的佛理。而"不用催灯火,天高月自生"则是说自然之物本来就有其光芒,不需外力的点燃或强调,它们自有其存在与发光。整首诗体现了对佛教哲学的理解,以及对宇宙自然规律的顺应与赞美。
在鉴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把握,同时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态度。
梅雨翳江浦,我来初识君。
俯仰寒暑移,几亲芝兰群。
芝兰本何心,悠然荡清芬。
不妨识度高,解使静躁分。
我从困飘泊,朋从少知闻。
投足自失所,造化本无垠。
妻儿惮远寓,岂复辨莸薰。
顾惟鄙野性,乐此川原尊。
时观前古俗,家传付儿孙。
常疑百年馀,下流名尚存。
惭非拨烦手,未能解纷纭。
虚怀饱暖恋,有愧民吏勤。
无乃同乡夫,或可覃后昆。
脱身亦由人,孤翥随腾鶱。
岂不快宿愿,谁能困笼樊。
他年方外士,相期同策勋。
默成已仙去,北山久寂寞。
岂无爱山人,时时访林薄。
心境不相当,丘壑自丘壑。
谁知百年后,秀气才有托。
的的盘溪孙,精光发河洛。
神龙跃天津,鞭霆驾飞雹。
相逢玉涧翁,笔底银潢落。
江湖四十年,万象恣描摸。
从游八九子,天才皆卓荦。
涨起十八滩,曹溪源一勺。
愧我局陋巷,瓢箪粗知乐。
遥望诗坛高,势与芙蓉角。
掩旗仆金鼓,不敢事攻略。
吊古得名胜,盟府定虚爵。
派长竟先归,白云冒南岳。
岁律残兮北风正南,渡梅花之桥兮龙㡛镳镳。
有美君子兮苍梧翠竹,善继善述兮恢韦斋之芳躅。
羌世道之纬繣兮,孰识夫异体而同气。
惟不忘其所由生兮,合群从而一视。
慨垂绝之叮咛兮,欲蜕而理融。
灵人不留兮,将永閟于幽宫。
再歌薤灵之章兮,号万壑之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