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苍苍淮月光,行经斥卤尽飞霜。
如今志在澄清者,回首东都失范滂。
淮水苍苍淮月光,行经斥卤尽飞霜。
如今志在澄清者,回首东都失范滂。
此诗描绘了淮水苍茫,月光照耀的壮丽景象,同时寓含深沉的历史感慨与对人物命运的反思。首句“淮水苍苍淮月光”以苍茫的淮水和皎洁的月光起笔,营造出一种辽阔而静谧的氛围,暗示着深远的历史背景。接着,“行经斥卤尽飞霜”一句,通过描述经过盐碱地时满天飞霜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严酷,也隐喻了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后两句“如今志在澄清者,回首东都失范滂”,则将视角转向了人的情感与理想。这里“澄清者”象征着那些心怀正义、追求清廉之士,他们或许正如同诗中所描绘的行走在艰难之路上的旅人,面对着种种挑战与困难。而“东都失范滂”则是借用了历史典故,范滂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清官,因反对腐败而遭贬谪。这里的“东都”与“失范滂”不仅指出了历史人物的命运,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中正义之士遭遇不公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坚守正义、追求清廉之士的敬仰之情。诗中既有对美好愿景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公正的深切关注。
步出小南门,水流石齿齿。
作意认羽山,重峦互峛崺。
褰裳一就之,意败不可止。
一窦小于拳,深入不过咫。
闻橹声而还,记者何其侈。
洞天三十六,其二乃如此。
予凡五往来,反复究所以。
或者桑田改,不然非故址。
奉林去巳久,野老无惇史。
挥手谢之去,不复如往矢。
匪予辱名山,画饼良可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