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澹务坟素,端居世机绝。
微风被崇梢,撩乱书几叶。
山家晨烟薄,日晏远春歇。
庭寒掩馀蕙,剥啄谢过谒。
幽怀忽浩然,高咏脱音节。
嗜澹务坟素,端居世机绝。
微风被崇梢,撩乱书几叶。
山家晨烟薄,日晏远春歇。
庭寒掩馀蕙,剥啄谢过谒。
幽怀忽浩然,高咏脱音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宁静与淡泊。首句“嗜澹务坟素”表明诗人追求简朴的生活方式,对繁华世界保持距离。“端居世机绝”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远离尘嚣的态度。接着,“微风被崇梢,撩乱书几叶”通过自然界的微风轻轻吹动树枝,使得书页翻动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山家晨烟薄,日晏远春歇”描绘了清晨山间淡淡的炊烟和傍晚时分春天逐渐消逝的景象,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而“庭寒掩馀蕙,剥啄谢过谒”则通过庭院中寒气笼罩、剩余的香草被掩盖,以及有人敲门但诗人婉拒来访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干扰的淡然态度。
最后,“幽怀忽浩然,高咏脱音节”表达了诗人内心突然涌现出的宽广情怀,以及在高声吟诵时超越了常规的音律节奏,体现出他精神世界的自由与超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之美,以及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濯沧浪,歌窈窕,云日弄微霁。
屏倚曾空,鹤去几何岁。
尚留洞草芊青,岩花重碧,游泳处、露中风袂。
木兰舣。
亭外冉冉斜阳,杯行尚联断。
独凭危阑,解渴漱寒水。
少须酒力还低,茶香不断,清与处、月明川底。
梅子黄时雨。
对幽窗、依依抱独,几多愁绪。
润逼琴丝无雅韵,难续文园旧诣。
头白尽、相如谁顾。
燕子楼空尘又锁,望天涯、不寄红丝缕。
嗟往事,且休语。
伤情当日班衣舞。
更宫衣,香罗乍带,九天繁露。
一寸草心迎永日,更把葵心自许。
怎料有、风推雨如。
惹起灵均千古恨,转凄凉、更不成端午。
拚小醉,读骚句。
问谁歌、暗香疏影,此花堪照人世。
起持霜月为花如寿,天亦愿花千岁。
谁有意。
著如此人间,更著花如此。
高寒洒洒。
看浩荡刚风,跨虬飞佩,玉影乱如水。
行春处,一笑人间紫翠。
纷纷窥此天地。
寿如川至。
□好是、涧翁兹岁喜。
荣沾南儒恩例。
捧觞更喜郎君美。
任夜来归待。
见说生辰,恰逢本命,寿筵且未。
听老聃孙子。
祝公耆艾,祝公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