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诗.洞庭》
《咏史诗.洞庭》全文
唐 / 胡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五月扁舟过洞庭,鱼龙吹浪水云腥。

轩辕黄帝今何在,回首巴山芦叶青。

(0)
注释
五月:农历五月。
扁舟:小船。
洞庭:洞庭湖。
鱼龙:神话中的鱼和龙,比喻湖中的波涛。
吹浪:掀起波浪。
腥:带有鱼腥味。
轩辕:黄帝的别名。
黄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始祖。
何在:在哪里。
回首:回头眺望。
巴山:泛指四川一带的山脉,这里代指远方。
芦叶:芦苇的叶子。
青:绿色,形容芦苇叶的颜色。
翻译
五月间乘船经过洞庭湖,湖中鱼龙翻腾激起腥味的浪花。
遥想古代的黄帝轩辕氏如今又在何处,回望之时只见巴山依旧,芦苇叶青翠如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扁舟经过洞庭湖的景象,借鱼龙吹浪、水云腥味来表达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同时,诗中提及轩辕黄帝,这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传说中的圣君,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和悠久历史。诗人通过询问黄帝现在何处,实际是在追思历史的宏大与自己渺小。

“回首巴山芦叶青”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景色的留恋之情,以及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力度过四季变化的赞叹。整体而言,这首咏史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历史意识和审美情趣,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凡尘、寄情山水的情怀。

作者介绍
胡曾

胡曾
朝代:唐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猜你喜欢

灵隐送僧还南岳

海隅相识笑谈馀,清境同疑在玉壶。

方作灵山栖小岭,又随苕水出东吴。

透须白雪惊衰老,脱手青春入叹吁。

悬想他年衡岳寺,雨窗相对话西湖。

(0)

师复作水饼供出五诗送别谢之

草堂野饭蜀江滨,妥贴寒光刻削人。

忽展五篇争疾读,便惊四座暖生春。

已欣莲社风流在,更觉溪山气味新。

放箸翛然庐岳去,门栏他日梦应频。

(0)

同吴家兄弟游东山约仲诚不至

东山重到读题名,胜践清游此合并。

雾雨开晴秋满眼,暮云欲合句先成。

走禅璧月寒林静,来客兰丛玉树清。

我老吐词如朽木,蒸成芝菌报升平。

(0)

次韵谊叟悼性上人

井美泉先竭,犀残角有通。

斯人难再得,陈迹已成空。

麈尾梦应寄,楞伽写未终。

平生说禅口,不见怒号风。

(0)

宋迪作八境绝妙人谓之无声句演上人戏余曰道人能作有声画乎因为之各赋一首.平沙落雁

湖容秋色磨青铜,夕阳沙白光濛濛。

翩翻欲下更呕轧,十十五五依芦丛。

西兴未归愁欲老,日暮无云天似扫。

一声风笛忽惊飞,羲之书空作行草。

(0)

和游福严

云开见楼阁,峰顶知有寺。

众峰让高寒,盖是出其类。

娲山下僧谭,笑走魔外戏。

忽于一毫端,集此大千界。

曹溪正脉深,不断盖如带。

流而至衡霍,百川蓄汇浍。

乃知般若台,自昔分灯地。

清游亦不恶,俯仰忆前事。

宝构出灰烬,人逝时亦异。

永怀韩潮州,夜与千峰对。

仙去三百年,音容浮如在。

妙语落人间,断碑卧榛桧。

公亦潮州□,□势翩已似。

低摧夙昔心,惨憺经游意。

林高句天成,□□鄙组绘。

刻之苍崖阴,与山增胜槩。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