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鹊南飞倦,鸣鸡屡送晨。
忽闻芳岁到,今日故园春。
试上亭台望,氛氲江树新。
的的韶阳萼,迢迢佳丽人。
音容旷不接,景物徒相因。
别怨如流水,移恩念积薪。
垂泪三危露,心断二京尘。
远役鸿为伴,荒亭鬼作邻。
吾生殊卉木,憔悴此江滨。
夜鹊南飞倦,鸣鸡屡送晨。
忽闻芳岁到,今日故园春。
试上亭台望,氛氲江树新。
的的韶阳萼,迢迢佳丽人。
音容旷不接,景物徒相因。
别怨如流水,移恩念积薪。
垂泪三危露,心断二京尘。
远役鸿为伴,荒亭鬼作邻。
吾生殊卉木,憔悴此江滨。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春日忧伤之情。开篇“夜鹊南飞倦,鸣鸡屡送晨”两句,通过鸟儿的南迁和鸡鸣的频率,传达了时光易逝、岁月匆匆的感慨。接着,“忽闻芳岁到,今日故园春”表明诗人突然得知新的一年已经到来,而自己的故乡正值春天,这种对时光流转和家园变迁的感受,引发了深切的怀念。
“试上亭台望,氛氲江树新”中,诗人登上高处眺望,看到的是一片迷蒙中的江水与更新的树木,景象美好却也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哀愁。"的的韶阳萼,迢迢佳丽人"则是对美好春光和佳人的赞美,但这种赞美并未带来温暖,而是让诗人感到音容笑貌与现实之间的隔阂。
“音容旷不接,景物徒相因”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的回忆与现实中的孤独无奈。"别怨如流水,移恩念积薪"则是说离别之痛如同不断流淌的河水,而对昔日情深的思念却像堆积的柴火无法释怀。
"垂泪三危露,心断二京尘"中,“垂泪”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哀伤,而“三危露”可能指的是古代长安、洛阳、金陵等地,这些曾经辉煌的地方如今成为空壳,引发了更深的悲凉。"心断二京尘"则是说诗人的心绪因为对这两座城市的思念而断裂。
最后,“远役鸿为伴,荒亭鬼作邻”一句,诗人感叹自己如同远在边疆服役的人,只有大雁作为伙伴,而那荒废的亭台里,仿佛还有鬼魂作邻,表达了一种极度的孤独与悲凉。
"吾生殊卉木,憔悴此江滨"结尾处,诗人自比为异质的树木,生长在这片江岸上,内心充满了忧郁和不安,这也许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无奈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故土难离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切哀愁,是一篇充满了怀旧和悲凉情调的抒情之作。
平生最爱文湖州,挥毫落纸涵清秋。
胸中自有渭川在,高卧直轻千户侯。
太常亦曾乘五马,风致不在湖州下。
剪得吴淞水半江,顿觉姑苏纸增价。
瘦节矫矫虬龙形,细叶萧萧鸾凤翎。
清潭下照不见影,爽籁一披如有声。
我朝名笔忽到此,眼中潇湘无乃是。
冰缣欲赠谁可当,总说刘侯德相似。
刘侯治苏经五寒,挺然可比青琅玕。
雅操不为雪霜变,虚心肯受尘埃干。
汉室行将召循吏,几见春花逐时媚。
惟有清风似故人,头白相看不相弃。
北邙山下哭声苦,洛阳城中沸歌舞。
昨日歌舞城中人,今日凄凉山下土。
山下土,无今古。
白狐寒啸髑髅烟,青燐夜灼蓬科雨。
英雄异代不知名,高封大树如掌平。
丧车辚辚日不绝,后人来葬前人穴。
后来葬者还更多,可怜歌舞何日歇。